人民网郑州11月24日专电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林州市依托红旗渠这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逐步叫响了红旗渠这一红色旅游品牌。面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打造和提升红旗渠红色旅游品牌?如何实现景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针对这些问题,本网日前专访了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处长王广周。 问:当年,红旗渠原本是一项水利工程,用于解决林州吃水和农业灌溉,现在依托红旗渠发展了旅游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您认为发展红旗渠旅游的优势有哪些?
答:的确,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万林州人民历时十年依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的全长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进入90年代,红旗渠人秉承红旗渠精神,依托资源、区位、品牌等优势,叫响了红旗渠旅游品牌。我认为发展红旗渠旅游的优势有三点:
其一,旅游资源独特。红旗渠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灌溉面积之广,堪称人间奇迹,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在其带动下,周边旅游资源也得到了有序发展:百里画廊太行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北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天开图画黄华山是战国以来历代王朝文人墨客观光避暑的胜地,此处既有古代建筑,又有自然风景。这些景区与红旗渠景区形成了红色与绿色交辉、人文与自然并举的景象,成为了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红绿结合的成功典范。目前,全国有许多旅行社已经把红旗渠列入其旅游线路中去,使其成为主打产品。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红旗渠景区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往东,南林高速可达安阳、濮阳直至山东并连通京珠高速;往西,林长高速建设正在进行,界时可通达山西高速网;向南,新河公路贯穿林州全境,可通达新乡、焦作、郑州;向北,林涉、林平省道连接三省。目前建设中的林长高速、山西东南铁路均途径景区,都设有“红旗渠”下站口,可以说通往景区的铁路、高速、省道、县道四通八达,大大提高了红旗渠景区的可进入性。
三、品牌效应显著。红旗渠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征,红旗渠品牌经无形资产评估,品牌价值超十亿元。同时,红旗渠景区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青年文明号,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被评为新中国60大地标之一等,这些荣誉和头衔为红旗渠旅游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依托红旗渠发展红色旅游,其意义何在?
答: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州人民生存能量、创业精神的一次集中释放。它不仅造就了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艰苦创业精神的延续和再现,体现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务必”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条红色思想路线,融民族性与时代性、开拓性与求实性、先进性和群体性于一体,既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高扬了时代精神的旗帜;既具有开拓进取、敢闯敢试的胆略,又具有求真务实、团结实干的品格;既注意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能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注重抓住机遇,不等不靠,又尽可能地争取外援,优化创业环境。 因此,通过发展和打造红旗渠这一红色旅游品牌,可以让更多的民众及游客了解红旗渠,了解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推动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问: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面对大好形势,如何更好地打造红旗渠这一红色旅游品牌?
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刚刚颁布,红色旅游二期规划也即将编制,面对新形势、新机遇,红旗渠景区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整体规划,加快建设,倾力打造红旗渠旅游品牌。规划方面。今年我们已委托北京大学土人景观建筑及设计研究院对红旗渠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包括分水苑、青年洞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对重点建筑红旗渠博物苑进行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成果将为整个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建设方面。我们在争取全国第二批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的同时,申报了第二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总规划投资1.4亿,申报建设项目8800万元,我们要通过两三年建设使红旗渠风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使红旗渠博物苑由原来的700平米扩建为10000平米,将红旗渠博物苑建设成为集教育、研讨、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