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延安精神永放光茫”大型展览反响强烈。展览现场一幅幅反映当年峥嵘岁月发黄的旧照片,一件件当年革命者使用过的简陋器具,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充满着昂扬斗志和革命激情的火热年代。参观者中,既有曾经亲历历史的延安老战士,也有生活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少年。老年人睹物思情,因为昔日重现而感动,青年人则在对当年艰苦条件下革命先烈的追慕和敬仰中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涤荡与精神的洗礼。
其实,延安精神展给今天的年轻人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非偶然,因为延安精神的孕育与形成就与中华热血青年的爱国壮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60多年前,就在抗日战争进入到最为艰苦卓绝的阶段,延安,作为党中央所在地,作为民族解放的希望之源,成为全国有志青年心中的圣地。那里吃小米,住窑洞,穿粗布衣服,尽管物质生活极为困窘,但依然有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舍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封锁,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投奔延安。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写出了震动整个西方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他把延安精神称为伟大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正是这种“东方魔力”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也感动了国统区甚至敌战区的青年,激励着他们到延安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就是其中的一位。1947年,出身于官宦富裕家庭的王光美从辅仁大学研究生部毕业后,放弃了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原子物理学博士的大好前程,毅然奔赴延安,投身于革命事业,延安及延安精神在当时青年人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应该说,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在当时的有志青年中产生了极强的向心力和感召力。而对于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学习状况和现实挑战都与延安时期截然不同,尽管如此,延安精神那种穿越时空的恢宏力量依然能够在当代青年的身上清晰地感受到。延安精神并没有在时过境迁之后失去意义,反而在新时期勃发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在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之后,在当代青年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与当年革命青年投奔延安相比,今天也有很多年轻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共青团等青年组织的引导下,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加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甘当一名普通志愿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旨趣以及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正是延安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的集中体现。“人总会被氧化,生锈是一种氧化,燃烧也是一种氧化。如果是我,那么我选择燃烧!”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褚如辉如是说。这一掷地有声的青春誓言说明,作为我党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的延安精神并没有在当代青年中失传。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庸俗的物欲面前,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矮化”现象。他们耽于逸乐,崇尚奢靡,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在光怪陆离的诱惑面前,陷入了思想的旋涡并迷失了方向。他们没有前人的理想追求,没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甚至被人称为所谓“贫血”“缺钙”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