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去过两次。每次去,我总是要细细地观看、反复地品咂,心情很激动。作为革命圣地和历史古城,延安可看的东西不少,可听的东西也多,许多物事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然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延安的窑洞。
延安的窑洞分土窑洞和石窑洞。石窑洞是用石条或砖做成的,坚固耐用。而今过富平县赴延安,石条窑洞随处可见。延安大学的砖窑洞群,气势宏伟。石窑洞是延安人对黄土窑洞的发展和创新,是生存智能的结晶,是窑洞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而我这里要说的是土窑洞,是革命领袖和革命战士住过的土窑洞,是革命理论家、军事家、艺术家住过的土窑洞。无疑,这黄土窑洞是重要的革命遗址。赴凤凰山下,到王家坪,进杨家岭,再赴枣园,以及鲁艺旧址的山沟里,看到的最多也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土窑洞了。
革命领袖和人民军队、人民文艺工作者,就住在这样的窑洞里,一住就是13年。
我每到一处,都要仔细观看这些山沟的土窑洞。窑洞里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也朴素到不能再朴素。木桌、木椅、土炕是当时最一般的农家都可以置备的物什。
这就是中共高层领导居住的地方。没有到过延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是无法想象这一切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就是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直至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哲学就是在这里发扬光大的,中国的马列主义就是在这里提炼凝结的。革命的文艺思想、文艺方针就是在这里产生的,大批的革命文学艺术家就是在这里经受锻炼、健康成长的。在中国文艺史上一些起到重要影响的扛鼎之作,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黄河大合唱”的壮观场面,是在这里诞生的。时代的强音是从这里发出的。
延安的窑洞曾是一个谜,探秘者纷至沓来。敏锐的观察者即刻断言;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时间,延安窑洞世界闻名。窑洞是朴实的,朴实得如同一捧黄土。窑洞是不起眼的,如同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黄土峁。不事张扬,从不炫耀,与黄土浑然一体。窑洞是浑厚的,它背靠高山,脚踩大地,坚固牢靠,岿然不动。窑洞是有力度的,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与黄土地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延安窑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有丰富的内涵。艰苦朴素,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奋不顾身,从实际出发确定行动方案……尤其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土生土长的延安精神。
窑洞是一个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延安窑洞,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在延安,你总可以看见窑洞内外人群熙攘,中国人,外国人,都是一样惊奇的目光。拍照留影,分析谈论,摄像记载。土里土气的窑洞成了延安旅游的一大景观,也成了考察的重点对象,学习的重点内容,窑洞成了中国革命的见证,成了中国革命的形象教材。窑洞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窑洞也掀开了自身历史上的辉煌一页。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延安窑洞里走出来的人。
这些人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窑洞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窑洞是封闭的,它顽强地抵御着风霜雨雪,释放着大地的暖气;窑洞更是开放的,它向全中国、全世界敞开着大门,接纳一切愿意革命的仁人志士,迎接一切愿意支援革命、了解革命的八方宾客。窑洞里产生了中国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文化,造就了最具现代意识的人。这正是窑洞的奇特之处。窑洞已经成为一种发人深思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