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文学作品>>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散文:延安窑洞
2009-11-02 13:31:3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延安去过两次。每次去,我总是要细细地观看、反复地品咂,心情很激动。作为革命圣地和历史古城,延安可看的东西不少,可听的东西也多,许多物事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然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延安的窑洞。

  延安的窑洞分土窑洞和石窑洞。石窑洞是用石条或砖做成的,坚固耐用。而今过富平县赴延安,石条窑洞随处可见。延安大学的砖窑洞群,气势宏伟。石窑洞是延安人对黄土窑洞的发展和创新,是生存智能的结晶,是窑洞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而我这里要说的是土窑洞,是革命领袖和革命战士住过的土窑洞,是革命理论家、军事家、艺术家住过的土窑洞。无疑,这黄土窑洞是重要的革命遗址。赴凤凰山下,到王家坪,进杨家岭,再赴枣园,以及鲁艺旧址的山沟里,看到的最多也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土窑洞了。

  革命领袖和人民军队、人民文艺工作者,就住在这样的窑洞里,一住就是13年。

  我每到一处,都要仔细观看这些山沟的土窑洞。窑洞里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也朴素到不能再朴素。木桌、木椅、土炕是当时最一般的农家都可以置备的物什。

  这就是中共高层领导居住的地方。没有到过延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是无法想象这一切的。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就是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直至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哲学就是在这里发扬光大的,中国的马列主义就是在这里提炼凝结的。革命的文艺思想、文艺方针就是在这里产生的,大批的革命文学艺术家就是在这里经受锻炼、健康成长的。在中国文艺史上一些起到重要影响的扛鼎之作,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黄河大合唱”的壮观场面,是在这里诞生的。时代的强音是从这里发出的。

  延安的窑洞曾是一个谜,探秘者纷至沓来。敏锐的观察者即刻断言;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时间,延安窑洞世界闻名。窑洞是朴实的,朴实得如同一捧黄土。窑洞是不起眼的,如同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黄土峁。不事张扬,从不炫耀,与黄土浑然一体。窑洞是浑厚的,它背靠高山,脚踩大地,坚固牢靠,岿然不动。窑洞是有力度的,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与黄土地血肉相连,密不可分。

  延安窑洞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有丰富的内涵。艰苦朴素,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奋不顾身,从实际出发确定行动方案……尤其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土生土长的延安精神。

  窑洞是一个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延安窑洞,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在延安,你总可以看见窑洞内外人群熙攘,中国人,外国人,都是一样惊奇的目光。拍照留影,分析谈论,摄像记载。土里土气的窑洞成了延安旅游的一大景观,也成了考察的重点对象,学习的重点内容,窑洞成了中国革命的见证,成了中国革命的形象教材。窑洞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窑洞也掀开了自身历史上的辉煌一页。

  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延安窑洞里走出来的人。

  这些人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成为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窑洞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窑洞是封闭的,它顽强地抵御着风霜雨雪,释放着大地的暖气;窑洞更是开放的,它向全中国、全世界敞开着大门,接纳一切愿意革命的仁人志士,迎接一切愿意支援革命、了解革命的八方宾客。窑洞里产生了中国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文化,造就了最具现代意识的人。这正是窑洞的奇特之处。窑洞已经成为一种发人深思的现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踏访圣地:延安人的“领袖情结”
·延安儿女联谊会等吊唁李中权同志(组图)
·特稿:延安儿女联谊会等吊唁李中权同志(组图)
·李学叶:延安儿女联谊会等吊唁李中权同志(组图)
·特稿:延安儿女联谊会等吊唁李中权同志(组图)
·何清洋、候洁茹、尚蓉:血色土地革命情 红色征程延安行
·特稿:血色土地革命情 红色征程延安行
·赵阳:红色中国梦,青春延安行(组图)
·特稿:红色中国梦,青春延安行(组图)
·刘令洁:行万里路 访“古稀”馆(图)
·尚蓉:领略延安老区风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