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场馆,一定是一个地方社会形象的一张明片,传播的越广,它所创造的绩效也越大,这是成正比的。也为许多事例所证明,尤其是以宣传中国革命历史的革命类型博物馆、纪念馆所证明,例如井冈山、韶山、瑞金、遵义、延安等等。这些地方的博物馆、纪念馆,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仅是这个地方特有的革命历史的记录与写照,而且也成了这个地方的建筑形象与标志。凡去过的同志,只要别人一提起这个地名,人们马上就会想起这个博物馆、纪念馆的建筑形象和展示内容,这就是博物馆、纪念馆建筑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一个没有什么知名度的革命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怎样才能打造成一个地方社会的名片。因为在我们国家,知名度不高的革命老区太多,以这一类历史、特点建造起来的博物馆、纪念馆也为数不少,它们就像是“第三世界”,至今还是默默无闻,难以有较大的作为和影响,也没有给地方社会带来什么轰动性的效应。所以,作为一个博物馆、纪念馆,谁都想一鸣惊人,但又不可能做到。因此,就有必要去探讨它、研究它、打造它。这里,我想以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为个案,和大家一起从某些方面作一个探寻。
一、关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情况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前期由东固地方共产党人赖经邦、曾炳春、段起凤等人创建和领导,后期由李文林、曾山等同志领导。它是最早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之一,也是赣西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维埃运动胜利的发祥地。前后历时七年,是存在时间最长、经济社会形态相对完整、特色非常鲜明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固革命根据地曾被毛泽东评价为“李文林式”,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并列,称赞东固山为“第二个井冈山”,陈毅誉为“东井冈”。
东固今属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原是吉安县地域,因其“地处县境之东,惟其后辈日益发达,基业日益巩固”而得名。东固位于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地区,核心区域范围20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在当年的东固革命根据核心地区域范围之一,也就是今天的青原大地上,曾经分别成立过东固、富田、纯化、水东四个区苏维埃政府(未含永丰、吉水、兴国、泰和等地的区苏维埃政府),组建过吉安县、庐吉县(庐陵吉水县)、公略县三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未含其他县级苏维埃政府),诞生了赣西、赣西南、江西省三个地区性和省一级的苏维埃政府。
东固革命根据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独立存在时期,即1927年9月—1930年2月。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创建、巩固、发展三个阶段,从1927年9月至1928年4月为创建形成阶段,1928年5月至1929年2月为巩固阶段,1929年3月至1930年2月为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创建了东固农军,七、九纵队,红二、四团,红三军等赣西南地方革命武装;东固党的组织和领导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东固苏维埃革命政权,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独具特色。第二、融入赣西南苏区时期,即1930年3月—1931年11月。这一时期,主要是包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及红一方面军在此转战游击,领导指挥了聚歼唐云山旅、九打吉安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等著名战斗,1931年9月中旬,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毛泽东、朱德带领红一方面军从东固出发,经兴国等地前往瑞金,于11月间正式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随后东固地区的部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机构和工作人员陆续迁往瑞金、兴国等地,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机构的一部分。第三、融入中央苏区时期,即1931年12月—1935年3月。这一时期,以东固苏区为中心成立了公略县,后成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这一时期称之为创造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大力发展经济和保卫中央苏区时期。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先后诞生了东固工农革命军和第七、九纵队(1927年9月、1928年2月),红二、四团(1928年10月、1929年2月),红六军、红二十军(1930年1月、7月)等革命武装和正规红军,是驻港部队“红一团”主要源流之一。毛泽东、朱德、陈毅带领红四军与红二、四团举行了著名的“东固会师”。著名的“二•七会议”在这里召开。以东固为中心的红色区域是红二、四团转战游击的武装割据区域,也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创造了苏维埃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多个先例和之最。当年的东固区,曾被评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400多人,仅1933年—1934年间,参加红军的青壮年2400多人,占当时青壮年2800人的85.7%,东固人民为赣西南苏区、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山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东固、赣西南地区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旧居旧址,成为青原区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