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文豪郭沫若誉为“天下第一雄山”的四川华蓥山,原本就是汇聚自然山水精华的立体画廊,有着无限风光。然而,当大量的人文品质注入这方山水之后,她的山岭、激流里,便有了理想的光泽;她的晨岚、夕照中,就有了人性的灵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故事传说,使华蓥山成为令人神往、激情洋溢的胜境。
正因为华蓥的山岭、激流和晨岚、夕照中注入了人文品质,交融了理想的光泽和人性的灵光,所以,她怀中的每一处名胜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传说与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去追逐,去聆听,去品味,去思索——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原本和几位朋友约定上华蓥山一游,谁知天不作美,一连几日春雨绵绵。朋友们见状都找借口推辞了,我却游兴不减,对妻说:“就你陪我上山吧!”
“你疯了,天雨路滑,摔着咋办?再说,山上有啥好玩的?”妻开始有点反对,我笑笑说:“在家闲着也无聊,不如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或许,到了山上你就会体验到爬山的妙处了。”妻动摇了,我们开始结伴而行。
春雨中的华蓥山,道路十分难行。好在我们刚出门,天就放晴了。十余里的山路,足足花了三个多小时,爬上山顶,已是气喘吁吁。妻疲惫地坐在一块石头上,埋怨道:“心血来潮,这山上除了林木、石头,还有啥子好玩的?”
我深谙妻的秉性,故意不直接回答,却攀着一棵竹子说:“你发现没有,这些竹子就挺好玩。”妻站起来,望了望在冷风中摇曳的竹林,似乎来了兴致,认真地看了看,“呀,这竹干怎么是红的?”
“瞧瞧,不知道了吧!”我望着妻像发现了新大陆的神情,趁机讲起这些竹子的故事。
华蓥山的竹类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二百五十余种竹子中,它就占了数十种。连绵不断的竹海,不但装点着山的景色,还为华蓥山的历史谱下过壮丽的诗篇。
一九四0年,设在重庆的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由于揭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丑恶行为,使蒋介石大伤脑筋,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查封,便令陈立夫等特务头目,想方设法控制《新华日报》的纸张供应,企图断绝纸源,逼迫停刊。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周恩来同志指示,自己开办纸厂,解决报社用纸。通过多方踏勘,最后见华蓥山树林茂密,竹类丛生,造纸原料充足,便选定了山下的丁家坪作为造纸基地。四二年的五月,纸厂正式开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生产出大量质量较高的印刷用纸,保证了《新华日报》的出版。周恩来同志看着我们自己生产的纸张高兴地说:“华蓥山丁家坪纸厂,就好比为我们前线生产枪弹的兵工厂,没有枪弹军队是无法作战的。而《新华日报》没有纸张是无法出版的,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恶色当是揭露不出来的。”
“这和山上的竹子有什么联系呢?”妻打断我的话,急切地问。“联系可大啦,它不仅无私奉献甘作造纸原料,而且还是革命者英雄壮举的见证人——”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纸厂接到上级指示停产转交地方,原有的工作人员奉命奔赴新的革命岗位。在撤退途中,与国民党的部队遭遇上了。仗打得十分激烈,但由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太悬殊,只突围出几个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竹林,染红了山梁。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山中新发的竹笋是红色的,不光这样,就连成竹也渐渐变红了。这些有灵性的竹子呀,为了纪念烈士的壮举,人们便称它为“红血竹”。
听完我的讲述,妻似乎被感动了,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珠。“看见竹林中那些沟坎了吗?当时先烈们就用它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