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安(前)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情况。
刚参观结束的游客从记忆馆内走出。
游客在记忆馆参观。
何长安(前)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当年自己和战友参加铁路建设情况。
何长安在介绍当年自己所在部队情况。
中红网四川广安2013年10月16日电(何君林、邱海鹰)2013年金秋,我国首家以个人名义、个人投资兴建的反映中国普通公民工作、生活历程的“长安历史记忆馆”,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记忆馆由曾当过铁道兵、修过铁路、现任广安市金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长安出资修建。其面积达1200平方米,馆内共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红色记忆”、“我是铁道兵”、“我为祖国修铁路”、“我的第二故乡广安”等5个展区,展出实物1.1万多件,图片资料8000多幅,较全面地展示了一个中国普通公民60多年的人生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或伟人,或名人,或普通人,有的辉煌,有的平凡,有的流芳百世,有的万古长青。但每个人的历史,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缩影。
“长安历史记忆馆”的主人何长安,看上去跟邻家和蔼可亲的长者没什么区别,平凡得像是大山深处随处可见的一棵松树,很难引人注意。但熟悉何长安的人介绍,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长者身上,却蕴藏着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就像一口历经风雨的深井,或者散落民间的一本厚书,里面填满了岁月的沧桑,记录着繁杂的个人历史,等着我们去翻阅,去解读,去品味。
解读何长安的个人历史,首先应该找到他的血脉源头,找到他出发的起点。
那是遥远的上世纪中叶,具体到1949年10月13日,在四川邛崃一个偏远小村庄的一间茅草屋内,一个男婴降生时发出的啼哭声,打破了小村庄惯有的沉寂,让守候在门外的何姓主人百感交集,并抹了一把喜悦的泪水。这位36岁的父亲,早在15岁那年便成了四处流浪的孤儿,靠乞讨为生,在凄风苦雨中煎熬着长大,在35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家室。儿子的出生,对于这位父亲的意义不言而喻。或许是感叹于自己身世的坎坷,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能够长长久久地平安幸福。于是,他给儿子取名为“何长安”。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贫穷与苦难就与何长安如影相随,将他紧紧包围在中间,深深地刺痛他稚嫩的眼睛。后来,他又陆续有了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乡村的贫困以及荒凉落后的景象,家庭的贫穷以及艰难度日的糟糕情形,更是让他眼前一片灰暗。而尤其让他倍感压抑的,是父母沉重的身影。
虽然长年累月被贫困纠缠,但何长安很顺利地上完小学,并进入家乡的付安农业中学读书,渴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现实却改变了何长安给自己预设的人生轨迹,他不可避免地卷入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史无前列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浪潮中。
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何长安而言,“文化大革命”卷起的那种风云激荡的红色浪潮,让他感到无比的新鲜、刺激,甚至激动不已,他年少轻狂的神经被撩拨得不能自持。他像一匹脱缰的马驹,和狂热的人们一样,穿上军装,腰扎武装带,佩带红卫兵袖章,喊“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开始四处去革别人的命,满怀豪情地开展“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活动。当时,他被“川大八.二六付安支队毛泽东思想捍卫团”的战友们推选为“团长”,并组织了23个人带上馒头、咸菜,怀揣“毛泽东思想捍卫团串联证”,高举毛主席语录,唱着“心中想念毛主席的八•二六战歌”,开始坐拖拉机,爬火车,进行所谓的徒步大串联。
1966年10月18日,何长安被公社革委会推荐,去北京参加伟大舵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和检阅。当天,在十米开外的距离见到毛主席的那一刻,虽然他被人群挤倒在地,但他仍眼含热泪一个劲地高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那一幕从此定格在他的内心深处,成为终生难忘的记忆。
1968年,毛主席号召两派红卫兵实行“革命大联合”,组建“老、中、青三结合”的各级革命委员会,由于“苗红”、“根正”,加上“革命坚决”,还不满十九岁的何长安被选为家乡公社革委会委员并担任大队革委会主任,真正走上了“政治舞台”。当年的9月,在“战天斗地学大案”的浪潮中,何长安去了山西西阳县的大寨村,受到一身农民打扮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亲自接见。当他站在高高地虎头坡上,看着眼前层层的石磊梯田,握住大寨大队铁姑娘队长郭凤莲类似红松皮粗糙的大手时,他热泪盈眶……时至今日,想起自己的年少时光,何长安眼里依然是满天满地的红色在飘扬。
如果不是人生路上出现了一个新拐点,或许何长安会在“政治舞台”上继续高蹈阔步,撰写出另一部个人史。
拐点出现在1969年的2月,虽然何长安还没有跨过20岁的门槛,却迎来自己人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经过“软磨硬泡”的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
他就像一粒新鲜的种子,无论播撒到哪一片土壤,都会蓬蓬勃勃地向上生长。在绿色的军营,凝视鲜红的军旗,聆听嘹亮的军歌,不知道何长安是否暗地里揣摩过从士兵到将军的轨迹,是否独自探寻过军营的出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军营这片绿色的浸染下,渐渐从青涩走向成熟。
他和战友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头顶烈日,卧雪高原,以大无畏史诗般的英雄气概,用生命和鲜血修筑起当时著名的“南疆铁路”、“襄渝铁路”、“兖石铁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了自己生平第一张颇为满意的人生答卷。
15年的铁道兵生涯,在何长安的记忆中是狂虐的洪水、长长的隧道、高耸的桥墩,是年复一年的点火、放炮、出碴、浇筑。这种看似简单、机械、重复而又平凡的工作,磨炼着何长安的意志和品格,锻打着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人性的灵光升腾净化。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每一条铁路都是铁道兵用热血和汗水浇铸而成的,甚至包括一个又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
事实上,每次提及自己的铁道兵生涯,何长安在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眼里却总是难掩一丝神伤。那样的神伤是他心头永远的疼痛,跟牺牲的战友有关。他无法抹去深刻在自己心头的悲壮记忆:山东人杨月华,22岁的年轻副排长,为了打通隧道,他所在的那个排至今全部长眠在陕西镇巴县渔渡坝的山坡上……在襄渝铁路,平均2.5公里就牺牲一名战士,他们化着一根根枕木,让铁路巨龙不断延伸,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也正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何长安立下要在军营“战斗到底”的誓言,坚定了为人民修一辈子铁路的信念……
我们无法猜想,如果何长安一直留在军营,他的个人历史又会是怎样一番情形。毕竟历史不能假设,现实是在他从军15年后,不得不离开军营。
1984年1月1日,为了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在山东曲阜兖石铁路工地上,何长安带领战友们庄严地向“八一”军旗告别,脱下心爱的军装,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走向铁道部第十一局第三工程处新的工作岗位。很难想象,脱下军装的那一刻,他心头有多么的不舍,有多么的留恋。确实,从不到20岁穿上绿军装,15个春秋过去了,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军营,离开时已人到中年,其内心的波澜与纠结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