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军、筹款,招收了1000余名工人参军。1930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之一部来安源,成立了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在安源操场召开2万余名群众参加的大会,会上有1000余名工人报名参加了红军、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至1930年10月,安源工农群众参加红军的约5000人,标志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主力基本上转入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此后,安源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仍然以各种形式坚持斗争,终于赢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旧址旁,系一层水泥砖瓦结构,面积300平方米,正门上端有萍乡籍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孔原题的馆名――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历次革命中,萍乡籍和外籍为萍乡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在册的4207名。该馆主要陈列黄静源、刘昌炎、朱少连、王麓水、高自立、邓贞谦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全馆内容分序厅和3个部分展出,序厅排列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为死难烈士的题词。第一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部分为缅怀烈士,继往开来。
(7)萍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安源镇内矗立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一个小山头上。 1984年由市政府拨款,同年10月动工,翌年8月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大门宽20米,纪念碑高6.8米,为三孔门麻石牌坊,具有中国传统的坊式风格,内外4根柱上分别是毛泽东的手迹。“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内柱上端的横梁上是阴刻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两端横梁上雕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大门两侧的围墙上各有四个漏孔花穗,刻有桃花、荷花、菊花、梅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大门后,迎面是五大步阶,踏步后为第一吊唁场,可容纳500人,烈士纪念碑高13米,由方形碑座、长方形碑身和长方形碑头组成。碑座正面有3个石雕花环,背后有碑文,碑身的正面是从刘少奇给安源镇工会信中摘出的手迹——“萍乡革命烈土纪念碑”9个阴刻果色大字。碑头是由四组白水泥的群雕组成,塑造了烈士们光辉的革命形象,纪念碑后的台阶上是一个直径10米的半圆形墓室,放置着部分烈士的遗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