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民意的诗化,是民情的最真切的歌音。民歌的形式,虽然从古到今,随着时代与语言的变化而变化,但从根本上说,丰富多彩的民歌,却是中国广大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最适合抒发自己情愫襟怀的一种韵体艺术形式。正因为此,它最能表现“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最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过去,我们说起民歌,就会想到产生与流传于乡村的或唱或诵的那些没有署名的谣歌作品。进入新时期以来,城市歌谣、校园歌曲、打工者小调、卖唱号子、广告词语等等,也都以群众创作的形式大量地涌现了出来。这就是新时代的新民歌,值得我们诗歌创作者下一番收集、整理、研究和学习的功夫。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初,我去看望《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光未然同志。在谈到新诗向民歌学习的话题时,他说:“诗人应当拿着自己的作品,到群众中去朗诵。是好是坏,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话令我至今不忘。最近,著名诗论家、北大教授谢冕先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在中国当下的青少年启蒙教育中,为何“多用古诗而不用新诗”的问题时,他说:“因为新诗缺乏音乐性,缺乏节奏感,不容易背诵”。他说得很好。他的话指出了新诗的严重缺欠,与毛主席所说的“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的意见息息相通,很值我们认真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继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民歌之后,新诗的诞生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但它近百年来的尴尬、寂寞,却让我们深感纠结。重温与践行毛主席在半个多世纪前对于发展新诗的意见,把它当做一副珍贵药方,医治脱离群众、孤高自赏的诗歌顽疾,用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开创出一个真正繁荣的中国诗歌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