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远见卓识、才能超群、智慧过人、贡献巨大,是影响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被世界誉为“巨人中的巨人”。古人说,“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这主要和他酷爱读书、善于读书、学识渊博有关。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二三事》,毛泽东读书“讲究理论联系实际,从来不无所谓地去读,而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革命事业联系起来,用书里的内容指导实践”。具体来说,毛泽东读书主要有“四大窍门”:
一是“改造”。 例如,毛泽东对《三国演义》评价很高。他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的意思是指,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还讲过,曹操下江南,东吴谁当统帅成了问题,结果找了个“青年团员”周瑜,29岁当了都督,大家不服,后来加以说服,还是由周瑜当,结果打了胜仗。他借这件事说明选拔干部,不能统统按资历,要按能力。
二是“发挥”。 毛泽东同志曾经借用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来启发大家要善于运用思想器官进行思索,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他还题了“多想”二字,同全党同志共勉。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面前摆着许多问题要去研究处理,毛泽东同志给大家出过一批题目,内政、外交各方面的都有,劝大家头脑里经常装着一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答案。那时,在毛泽东同志带领下,全党同志“开动机器”,深思熟虑,在实践中使许多问题相继得到了正确的处理。
三是“提炼”。 例如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和许多同志一样早已听过读过,但不过是把它看作一句普通的寓言而已。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将这个古老的寓言加以提炼,引伸,赋予它的深刻寓意。他以愚公的形象比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太行、王屋二山,激励大家团结起来为挖掉这两座大山奋斗到底。当年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早已被新时代的愚公推翻了,毛泽东同志发掘的这个古老寓言,今天仍然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启示和鼓励我们把横在实现四化征途上的重重障碍一一推倒,缔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是“引申”。 “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在中国已经用了近两千年。毛泽东同志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应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这句成语,经毛泽东同志赋予深刻的现实意义,几十年来一直成为指导我党工作的极其重要的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申和确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是以实事求是作为根本点的。
总之,毛泽东从来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古为今用,生发开去,以致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当下,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执政能力,愿各级领导从毛泽东读书的诀窍中受到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