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舒适,毛泽东对它很有感情,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便一直穿着它。60年代初,睡衣的肘部、领部、袖口都有了破洞,工作人员向主席请示换件新的,毛泽东却说:“还是不要换,再请人补补吧!”此后破了补,补了又穿破,以至于工作人员洗这件衣服,都不敢用手搓,只能放点洗衣粉,稍稍浸泡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轻轻清洗。一次,工作人员趁毛泽东休息之机,给他换了件新睡衣,醒后,他发现睡衣被人换了,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去了。工作人员只好把旧睡衣再拿出来,毛泽东边穿边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睡衣好穿。”直到1971年,睡衣已到了稍不留神就会脆破一个大口子的程度,实在无法再穿,毛泽东才同意换了件新的。
韶山冲上屋场,一栋坐南朝北的“凹”字形农舍,就是毛泽东的诞生地。
故居中共有房屋18间,毛泽东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过毛泽东的印迹。
卧室里,一张简陋的硬板床,也有着其背后的故事。少年时代,毛泽东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借着微弱的桐油灯,在这张硬板床上看书。后来在延安,毛泽东依然保持着这种生活习惯,他住的窑洞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区别,窑洞内简陋的床也是由榆木钉起来的,就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中,他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活跃的思想,在延安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1949年3月,毛泽东走进香山双清别墅卧室时,还因为卧室里摆放着一张弹簧床,对身边工作人员发了一通脾气:“这床比木板床得多花多少钱?我睡木板床已经习惯了,不喜欢这张床。”随后,他要工作人员重新换上了木板床。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时空错落,岁月交织,历史长流在眼前如走马灯闪烁。参观会馆的人们不时驻足,在漫漫思索中感受着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