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遗物故事》
北京医院诊疗证
2009-02-17 14:08:46
作者:《毛泽东遗物故事》龙剑宇、夏佑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肯定会接受的,他也是你们医院的服务对象嘛!”傅连暲说。但傅连暲并没有去找毛泽东,而是找到过去的老部下-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鹤滨同志,北京医院门诊楼维修,想请毛主席写个匾,劳你找机会请主席写几个字。”傅连暲一见王鹤滨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宣纸,交到王鹤滨手中,说:“就写‘北京医院’四个字。”王鹤滨认为此事并不难,毛泽东一般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使登门者为难。他答应了傅连暲。
  回到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居所,王鹤滨想:“主席平时很忙,难得有机会,何不现在去瞧瞧?”他一边想,一边莽莽撞撞地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刚推开门,王鹤滨便想退出去。因为毛主席正在伏案工作,王鹤滨不便打扰。
  “么子事啊,王医生?”主席问。
  王鹤滨只好止住脚步,又折回门内。既然已经惊动了主席,不妨先将事情说说,观察一下主席的态度。他老实地回答:
  “主席,北京医院想请您题个字。”他简单地说了一下北京医院维修门诊大楼和傅连暲求字的情况。毛泽东耐心地听他说完,问:“他们要我写什么呢?”王鹤滨见毛泽东这么说,知道他已经同意了,高兴地说:“他们要写北京医院四个字,好像是挂在大门口的。”说完,王鹤滨赶紧从公文包里取出宣纸。“我这里有纸嘛,你还带纸干什么。”毛泽东见状说。“这是北京医院送来的。”王鹤滨边说边将纸展开放在办公桌上。毛泽东笑着说:“公私分明哟,我的纸可是自己的。”
  毛泽东仔细地将宣纸抚平,认认真真地用刀横裁成三小张,笑着说:“我们都可能做他们的病人嘛,今天我就先为他们服务吧。”他从书桌上的楠竹笔筒中取出一支中毫笔,在铜墨盒中蘸满墨汁,对着宣纸审视片刻后挥毫写下“北京医院”四个字。写毕,毛泽东对着墨迹未干的大字凝视良久,接着又接连写了两张。他将三幅题字一一横摆开来,然后退后几步,点燃了一支香烟。
  这是毛泽东的习惯。每次无一幅题字,总要多写几幅,再认真挑选感觉满意的留下,其余的都毁掉。其实,在一般人的眼中,毛泽东的书法别具一格、龙飞凤舞、气势非凡、字字珠玑,都可传之后世。毛泽东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精益求精,决不容忍败笔或者拙作遗世。这次他也是这样,在仔细审视完三幅题字后,拿起其中两幅对王鹤滨说:“这两幅拿去吧,由他们选一张。”王鹤滨接过两幅题字,眼巴巴地看着主席将另一幅字撕开后揉成团,扔进了废纸篓里。
  傅连暲知道题字已写好,非常高兴,周泽召更是兴奋不已!“这样快就写好了啊,王医生?”他们都感到有些吃惊。王鹤滨将题字情况告诉了他们,三个人乐得合不拢嘴。周泽召则感到自己今后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毛主席关心北京医院啊!他们如果不创造更好的服务报答党中央、毛主席,怎么对得起伟大领袖这一片热情呢!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不时打一打的乒乓球
·下一篇:吃剩的安眠药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