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涉之的麻将牌 |
2009-02-17 11:58:37 |
|
作者:《毛泽东遗物故事》龙剑宇、夏佑新 |
浏览次数: |
|
|
|
|
“文武之道,有张有弛。”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句至理名言。毛泽东也有着自己的娱乐方式。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的娱乐活动似乎都是高雅的,如听音乐、游泳等等。其实,毛泽东也有大众化、平民化的娱乐方式,如打扑克、搓麻将等等。毛泽东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就发现了一副红字、绿面、白底的塑料质地的麻将牌。
不过,因为空闲时间有限,他很少有机会打扑克、搓麻将。实际上,他在这些方面还是一位“高手”。他的卫士李银桥就说他很会算牌,而且惯于“声东击西”。还说他恢宏大度,从不去计较一时的输赢,牌技、牌德俱佳。
毛泽东的“牌龄”并不短。他小时候,即与伙伴们打过骨牌(1959年6月回到韶山时,他就问起儿时的“牌友”)。1925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冲。他在家乡的日日夜夜里,走访农家,发展革命力量。他建立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故居的横屋就是当年他和进步分子、秘密党员利用打麻将作掩护,聚会议事的场所。
延安时期,毛泽东日理万机,极少有时间娱乐,麻将牌也就与他“生疏”了。后来,他突然右肩疼痛,有时痛得不能握笔,不能睡觉。医生诊断为肩周炎。当时,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是中央机关医务所所长,因为她家与毛泽东是近邻,就由她担当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有一次,朱仲丽在为毛泽东作热敷、按摩后,建议他适当运动运动。“我要请你一天活动几次,把右手抬高,从右边头顶上绕过去,饶左边的耳朵根。”她认真地说。毛泽东笑问:“噢?又出新名堂了!治关节病要一天挠两次耳朵,只怕又是你的花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毛泽东的肩周炎不仅不见好转,反面转为慢性。原来,毛泽东在接受治疗期间并未休息,而是依然整天在窖洞里写文章,批阅文件,坐着的时间比睡觉、走路等加起来的时间还要多。当时的卫生处领导很着急,召集医务人员想办法,最后觉得请毛泽东打打麻将牌,跳跳舞,或打打乒乓球等是可行的。领导给了朱仲丽一个任务:说服毛泽东打麻将。
有一天,朱仲丽趁毛泽东心情好时,走进他的办公室。毛泽东的确显得很高兴,因为近一个时期来,根据地一天天扩大,队伍和武器不断增加,边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形势越来越好。毛泽东见到朱仲丽,忙叫她坐下。他笑着说:“我猜猜看,是来陪我打麻将的吧?”毛泽东似乎已经知道了她的来意。“是呀,这是为了使您活动肩膀关节。”朱仲丽说。
“又来做好事了。不过,打麻将是很浪费时间的咧!”毛泽东有些不情愿地说。朱仲丽是受命而来,极为相劝。毛泽东觉得是被朱仲丽缠上了,不答应恐怕不行,无可奈何地说:“你的嘴就是厉害。好嘛,医院开来的处方一个,打麻将四圈,目的是帮助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他还私下里跟朱仲丽说:“麻将牌是打过的,那是在青年时代。十几年没有搬这些砖块了。好,难得今天有缘。”朱仲丽马上吩咐卫士拿来麻将,就在毛泽东的窖洞里的那张小方桌上打起来,大家有说有笑,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平添了不少情趣。
叶子龙也是毛泽东牌桌上的常客。他常常要和毛泽东争个输赢。朱仲丽自然得想法子让毛泽东玩得开心,以便能多玩上几圈,达到活动关节的效果。因此她常常坐在毛泽东上手,故意出一些好牌让他“吃”。毛泽东连连“和牌”,气得叶子龙等直瞪眼。毛泽东当然成为赢家,面前的筹码整整齐齐地叠起来,就像一座小山一样。朱仲丽的“贿赂”,毛泽东当然心知肚明。有一次,毛泽东“和牌”后笑着对大家说:“如果是开赌场,只要朱仲丽坐在我的上家,我敢下赌万万元,必成大富翁。你这位同志是不是在收买我,给我金钱炮弹,叫我当资本家呀?”朱仲丽听后只是说:“我是不会打嘛,所以不会扣下家的牌。”毛泽东取笑她说:“你要是在赌场里打牌,恐怕连衣服也要
|
|
|
|
|
 |
|
|
|
|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