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遗物事典》
饮食起居篇:破旧不堪的毛巾和小面巾
2009-02-20 10:25:48
作者:《毛泽东遗物事典》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毛泽东在日常生活中素来十分随便,不拘小节。就拿洗脸之类的日常小事来说,毛泽东可谓随便之极,节俭惊人。毛泽东去世后留下的数千件遗物中,有无数破烂陈旧之极的白毛巾、小面巾,这些日常用品都极为普通,与寻常百姓家使用的没有任何不同。
    毛泽东偏爱白色的毛巾。这并非因为白色看上去显得干净,不易藏污纳垢,而是因为毛泽东个性恬雅,偏爱素雅颜色,不喜华糜艳丽。因此,毛泽东遗物中的所有毛巾、面巾一律都是白色的。
    毛泽东的洗脸毛巾晾挂在卫生间。工作人员为他在墙上牵了一根铁丝,高度适中,毛泽东取挂毛巾时极为方便。建国初期,毛泽东身体尚很健康,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做,从不麻烦身边工作人员。他拒绝由工作人员帮助洗脸。后来,随着年事渐高,腿脚越来越不灵便,毛泽东的日常起居渐渐无法自理。此时此刻,他才同意接受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然而,即便如此,当工作人员为他洗脸时毛泽东仍然感到局促不安,过意不去。
    除了洗脸毛巾外,毛泽东生前还使用面巾。这些面巾也是纯白色的,一般置于卧室、客厅等他常活动的地方。面巾都消过毒,用一个小碟盛放在茶几上,毛泽东取上取下时十分方便。毛泽东在饭前饭后常用面巾擦嘴擦手,天热出汗时也用面巾揩汗。起初,毛泽东常常感到这样做过于麻烦,但保健人员要求这么做,并以“病从口入”的医训相劝,毛泽东便也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毛泽东便渐渐适应了。
    毛泽东一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任何形式的浪费。他在使用毛巾和面巾时向来崇尚节俭。他不允许一次添置太多毛巾、面巾,认为需要多少便买多少,不要多买,免得有浪费。毛泽东的毛巾也比一般人的“结实耐用”,因为他反对洗脸时在毛巾上打肥皂,主张清水洗濯。这样,他的毛巾便减少了肥皂的腐蚀,比一般人的要耐用许多。
    毛泽东出身农家,深受农家勤俭美德的陶冶;同时,他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战争岁月的磨砺,更知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国此,无论生活环境变化多大,毛泽东节俭的品性从不移易。延安时期,毛泽东只使用一条毛巾,无论洗脸擦脚,都是这条毛巾。1947年,转战陕北前,李银桥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看到这一情景,未免大吃一惊。他想:“毛泽东是主席呀,怎么就只有一条毛巾,这多么不卫生啊。”有一天,毛泽东洗完脚,拿起毛巾来便擦。李银桥感到很是过意不去,忍不住对毛泽东说:“主席,买条新毛巾吧,擦脸擦脚还是分开的好。”毛泽东听罢,反问说:“银桥,我们每天这么行军打仗,你说是脸辛苦,还是脚辛苦?”李银桥想了想说:“当然脚要辛苦!”“这就对了,既然是脚比脸辛苦,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开呢?分开就不平等了嘛!”毛泽东风趣地说。李银桥扑哧笑出声来,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洗脸。这样脚就不会有意见了。”毛泽东听了,摇摇头说:“帐可不能这么算噢,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还很穷,我多用一条毛巾算不了什么,可是全军如果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的钱,我看就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此时此刻,李银桥方才彻底明白,毛泽东并非不讲卫生,并非生性小气,而是心中算着一笔大帐。
    生活条件艰苦时,毛泽东拒绝享受,这可以说是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精打细算,似乎还情有可原;然而,全国解放了,物质条件改善了,毛泽东依然拒绝享受,依然安于清贫,不务奢华,却是难能可贵之极。还在西柏坡时,面对进城的现实,毛泽东常常告诫身边工作人员、党的各级干部:我们进京是“赶考”,不能学李自成,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后来,住进北京城,身边工作人员常常在他身边念叨改善生活条件,毛泽东听了都极力反对,当面批评。他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他的生活水平是低的,仅仅保持着一般中国人的水准;他的生活习惯是传统农民式的,一直坚守清贫节俭之风;他对于享受素来厌烦之至,劝多了便大发雷霆,往往甩给人们一句话:“几十年我都是这么过的!”“我习惯了!”“你们不要再啰嗦了!”诚然,毛泽东的农民出身在他的性格、习惯以至思想中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毛泽东那农夫般的节俭和固执常常弄得工作人员难堪。他不允许随便添衣置被,否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他不许扔掉一条破毛巾,否则让你捡回来,还要批评一个够。毛泽东一生用过不知多少毛巾、面巾,但从不允许工作人员扔弃一块。这些破旧毛巾、面巾自然无法再用以洗脸、擦脸了,但毛泽东认为还可以用来缝补毛巾被、枕巾,甚至毛巾睡衣,枕席等。因此工作人员得为他保存起来,以便有不时之需。毛泽东遗物中的几条毛巾被都曾用破面巾、旧毛巾缝补过,现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一条毛巾被上就曾用这种破毛巾缝补了54个补丁。毛泽东喜欢用那种柔软的枕巾,因此他感到“新不如旧”,——旧枕巾越用越柔软。当枕中破烂时,毛泽东不准扔掉,吩咐工作人员找来破面中缝补上。毛泽东遗物中有好几条枕中都是补丁叠补丁,而这些补丁都是用破面巾、破毛巾缝补的。在一般人眼中,使用缝缝补补的东西显得寒酸之极,非到贫困交加、迫不得己时才如此作为,但毛泽东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使用破旧的东西不仅感到比用新的舒服,而且也是一种节约行为,是共产党人时刻保持劳动人民阶级本色的标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饮食起居篇:高丽参浸泡的茅台酒
·下一篇:人际交往篇:宋庆龄送的鸭绒枕头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