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后代一行在石家沟总司令部旧址前合影
石家沟群众夹道欢迎红军后代重返故里
徐小岩(右四)、王红宇(左三)、倪齐生(右二)与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右五)、雅安市老促会长杨水源(左四)等一行在灾重建工地合影留念
徐小岩等与芦山老区群众座谈
原芦山党研室主任董耀君手持徐向前题辞与徐小岩等合影
中红网四川芦山2015年11月24日电(骆志勇)11月23日,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之子解放军中将徐小岩、大将王树声之女原北京纽曼帝膜构公司董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王宇红、中将倪子亮之子解放军出版社优秀编辑倪齐生等红军后代应邀到芦山“探亲”,一睹他们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四川芦山。随同前来的还有红军长征史学专家陈金平、张晓川等。
芦山曾被誉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和南下红军长征“转折”之地。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此休整一周并每人筹足一周的粮食确保红军胜利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之后,又于同年11月迎来了南下红军。南下红军分三路直取成都,左路纵队以红九军二十七师和军直属七十六团由红九军政委陈海松任纵队司令兼政委,主力直取芦山大川镇并直逼灌县、大邑、邛崃;右路军由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倪子亮任纵队司令兼政委经丹巴、金汤直取天全,并向汉源、荥经活动;中路纵队以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任纵队司令,三十军政委李先念任纵队政委直取宝兴芦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由红四主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随中路纵队南下于11月1日进入芦山境内双河场,11月2日红九十三师、红二十五师由双河场翻山进入仁加坝与守敌展开了三天两夜的激战,红军作战勇猛,川军工事坚固,双方在仁加坝尖锋顶一带展开反复的争夺战,最后红军于4日打到芦山城下,由于攻打芦山县城受阻,敌人固守不出,红军改攻距离芦山县城东北20公里的青龙场,5日,红二十五师攻占青龙场,与同日经五家口直到龙门增援的川军石照益旅对峙。7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由太平场经宝盛玉溪河上镇西山向钟宝山、五家口进攻,截击尾随石旅的周重生旅于五家口以西,截断防守青龙场东面守敌石旅的后路,9日夜,红八十八师又从钟宝山包抄石旅。红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从青龙场巧渡芦山河;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一个营从王家坝东渡芦山河,三面夹击石旅,石旅向芦山县城方向溃败,红军在甘溪坝、石山寺一带全歼石旅三个团及一个营以上,伤亡、俘虏石、周两旅5700余人。朱德当时专门撰文《青龙场的战斗是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11月10日,红四军攻占天全后与芦山攻打县城的红军形成夹击之势,敌不战而逃。11日红军攻占芦山县城。并向东拉开了百丈关战斗的序幕。11月下旬,百丈关失利后,红军以邛崃山脉为防线,固守芦山后方阵地,红军总司令部、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也同时迁至距离芦山县城约五公里的仁加坝石家沟。红军在芦山期间,曾在芦山境内建立了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个省委——四川省委,下辖6个县委。并层层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宣传抗日反蒋,发动群众筹粮扩红,筹集粮食150万公斤,帮助南下红军渡过了一个最严寒的冬天。1936年2月,按照瓦窑堡会议精神,南下红军离芦北上。芦山1330多名儿女参加了红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
徐小岩等参观了五馆一基地红军纪念厅,听取了红军在芦山的介绍,大家在县文博馆亲眼目睹了徐向前1987年亲笔为芦山的题辞,徐小岩也为芦山题“继承红军精神,建设美好芦山”,王宇红题“永远怀念革命先烈”,倪齐生题“红军精神,代代相传”。接着,徐小岩一行参观了石家沟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当地群众闻讯敲锣打鼓,夹道欢迎,老区群众红色情节,尽显热闹场面。徐小岩一行还在挂有总司令部旧址的老屋前与群众合影留念,并老区群众座谈。座谈中,群众纷纷表示,没有徐帅等红军的牺牲奉献,没有共产党,就我们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