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袭,大爱如潮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我们革命老区县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房屋墙壁在巨烈顫抖和摆中不断开裂,在梦中惊醒的我知道又是一次大地震了,我家所在的凯丽滨江被号称为全县最硬扎的商住楼都开裂了,不知道外边又该怎样了,我光着脚从床上(因为周六,所以起得迟)跳起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大叫着女儿的名字奔向她的藏室,忍着脚被玻璃扎伤的疼痛,打开门一看,两母女都不在屋(后来才知道妻子用电瓶车搭女儿去上学补课,刚到北街就遇到地震,便返身到开阔的中心广场),便自己在卫生间躲着直到40秒后,地震平息了,才穿上衣服,抱了床被子顶在头上,走下楼去。中心广场已经是人群涌动,不少人还穿着睡衣,或光着身子,惊魂未定,四周房屋一片狼籍。听说医院已经死了10多个人了,伤员还在不断增加,知道是大震了,收到共产党员到民政局前报到的短信后,到民政局大楼前没人,我转回公安局大楼前的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帮忙进入危楼,拿出一些办公用品后,又帮忙搭了一会帐篷,觉得帮不上忙,想到自己是党史研究室主任,应该回办公室拿相机照些历史照片,可是到办公室一看,原来的办公室已经成危楼,且余震不断,不准进人,只好作罢。帮着门卫从已成危房的多功能会议室搬了一会儿桌子。到下午3时左右,再次收到未参加抗震救灾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到民政局前报到的短信,便又赶到民政局前,原来,飞仙关“生命通道”抢通后,大量的救援队伍和抗震救灾物资车辆大量涌入芦山县城,由于外来车辆进城后便不知道何去何从,芦山县被如潮的大爱吞没,交通几乎瘫痪,需要大量跟车人员到各乡镇灾区运送人员和物资,我便加入到跟车队伍中,于是便是三天三夜的几乎不食不眠跟车工作,不仅跟车,还得帮助组织人员下货,有时得亲自下货,太饿了吃点饼干,太渴了喝点矿泉水,后来在我们的建议下,从各乡镇抽调跟车队伍,我才得以从跟车队伍转业到县物资接收点接收组当物资接收登记员。
遗址普查,惨不忍睹
在物资接收点,起先我们分AB两个组,每个组一次值12小时的班,除了有点睡眠时间,还有点时间留给自己,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还是进危险的办公室抢出相机和以前留用的一套红军服装,看着满街的标语,我想也该做些党史人应该干的事情,做一幅标语打老区招牌,弘扬红军精神,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曾经干过,可是现在满街的标语,做一幅已经不显眼,而且没时间、没人做,我便找到一个广告公司,弄些油漆,在红军服背后写上“红军精神不灭,老区人民不倒!”的标语,横幅写上“芦山4•20”,穿上这套红军服装,我便成了一个亮眼的活标语,希望能给人们加油打气, “我们这次遇大灾了,但再苦再难也不如红军当年难,红军能以乐观、坚强、团结、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红军精神取得革命的胜利,相信老区人民只要坚持传承红军精神,就一定能战胜一时的困难!”这句话便成了我遇人便讲的口头禅。
接着,我挎着相机,骑着自行车,便踏上了第一次革命遗址普查的长征路,随道拍点受灾图片和各处抗震救灾的图片。一路走来,心里也越来越沉重,到处是垮塌的房屋,吞噬生命的废墟,大自然灾害的可怕,生命的脆弱,一次又一次地侵袭和震憾着自己的心灵,后来我发现我也是在用红军精神鼓励自己。当看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几家媒体报道的震中龙门乡三十军总司令部遗址的“坚强屋”和思延乡没有受损的红军医院和药房、飞仙关的几处标语也没事后,我的心情开始有些放松起来,然而当我去到太平镇(1935年南下红军在此建县)时,不仅被地震撕裂的街道两边房屋所震憾和刺痛,更被太平天主教堂外两倒成粉沫的两幅高1.7米10多米的巨幅红军标语及一幅题为“有红军的地方,穷人便人吃有穿”小标语击得精神几乎崩溃,刚刚被批准为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红军桥东面桥头倒掉,刻有红军标语的四方石碑断为两截倒在废墟中,桥身被扭成“麻花”,太平县委旧址已墙倒屋塌,再看到芦阳镇北街的抗日救国会旧址的天主教堂倒塌了一大堵墙,抗日英雄乐以琴碉楼垮得惨不我已不忍睹,再也不敢普查下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芦山红军遗址完了、革命遗址完了”。
遗址保护,危机重重
在向县委作了书面革命遗址受损情的报告后,按照领导的安排晚上在指挥部从晚上11点开始加班到凌晨4点编写了革命遗址保护项目共30多个项目报县发改委项目组后,沉重的心情仿佛轻松了许多,也许能获得获得项目甚至置换产权,保留芦山“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和南下红军在此建党建政“转折之地”留驻百余天的历史证据和抗日英雄乐以琴故乡的旧居,也许还能借机打响革命老区红军招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和传统革命教育事业,在许多“也许”中,即使第二天早上就要继续在物资接收点上班,也感觉轻松了许多。
可惜这种轻松并没保持多久。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种心情的宁静,联系同盟村的宣传部的同志打来电话说清仁乡同盟村的同盟村苏维埃旧址受损严重,申请倒房;太平镇又一个电话打来:太平乡苏维埃旧址及太平战地医院受损严重,准备撤除;驻太平胜利村的农业局干部游九江打来电话,说太平红军桥基已震坏,群众往来不方便,正准备着撤掉修新桥……。
这时,我才意识到革命遗址的危机并没有随着余震的慢慢消退而消失,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将可能将地震没有损坏的遗址撤毁,芦山县是雅安市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和红军标语最多的县,而这些革命遗址很有可能在灾后重建中灰飞烟灭,永远不再。我的心紧了。“哪怕是倒得只剩下木架,那也是文物,必须保护!”在请县分管领导、县委副书记王强的支持后,我坚毅地答复着一个个电话。可是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红四方面军遗址群没有明确挂牌保护,仅仅是我自己制作挂的革命遗址名称挂牌人们才知道是革命遗址,在法律上不受保护,我们只有全力一赌,尽量保护革命遗址。于是一场保护革命遗址的战斗便拉开了序幕。
5月7日,我草拟了《中共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在灾后重建中抢救保护革命遗址的实施意见》,在获得分管领导王强、县委办主任兰军同志的支持和签发后,迅速发到各乡镇,强调了革命遗址的重要性,印发了各乡镇受保护革命遗址名称和地址,后来又分乡镇印发了各乡镇革命遗址历史资料及保护范围的信函,接着,随着革命遗址受损情况的深入,我形成了第二份调查报告,并提出了利用姜汉古城的灾后重建规划重建红军古城、保护革命遗址打造芦山小旅游环线红色景点、打造红军主题公园和红军纪念馆、开发红色产品发展红色旅游、利用长征路线申遗、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举办红色根雕民俗艺术节、打响老区招牌实施红色招商给力山水芦山、文化芦山、幸福芦山、美丽芦山等建议,受到领导的关注,兰军主任赞成将环线周边革命遗址保留作为芦山环线旅游红色旅游的资源,县委副书记王强也同意将革命遗址项目纳入保护,建议列入灾后重建规划,王军常委也批示:“芦山红军文化丰富,革命遗址众多,绝不能让革命遗址受了天灾,还遭人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