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貌(朱奇文摄)
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战场,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1947年,我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一举扭转华东战局。红嫂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英勇支前的故事感人至深,由此《沂蒙山小调》唱响大江南北。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沂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一座山水生态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商贸城———临沂已在沂蒙大地崛起。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新年假日,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86岁高龄的戚建生为游客演唱这首见证沂蒙山革命历史的歌曲。充满沧桑感的歌声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战火纷飞的岁月。
65年前,八路军115师从延安挥师挺进山东,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根据地420万人中,有120多万群众参军支前,10万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在这里走过,送子送郎参军的场面感动过千万人,红嫂挤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流传到今天。
1947年5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孟良崮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一举扭转战局,孟良崮战役名垂千古。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这块热土上逐渐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激励一代代沂蒙人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到2004年,临沂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8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2.5公里,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铁路总里程339公里,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县乡公路5757公里,其中柏油路3500公里,发展速度和等级标准均走在全国前列。
在沂蒙精神激励下,临沂人民向穷山恶水宣战。如今的沂蒙,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粮菜丰茂。沂河下游建起了长长的橡胶坝,水面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隆冬季节,站在沂河之畔放眼望去,沂蒙湖上冰明如镜,沂河桥上车流如梭。“湖河相连、城水相依、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山水生态城美景跃然而出。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临沂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临沂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人灿若群星。“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史文化名人诞生于此。《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在此地同时出土。2003年发掘的王羲之故居晋墓,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当年的八路军115师转战沂蒙线路,正规划为红色旅游圈,还有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专线。2004年,全市接待游客上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红嫂”、“沂蒙六姐妹”成了响当当的品牌。依靠拥军鞋发展起来的“布鞋城”有企业近300家,年产布鞋1.8亿双,实现产值7亿多元、利税6000余万元。
凭着老区人民的诚信品格,沂蒙山区腹地建成的现代商贸城十分兴旺。临沂市里位居全国第三位的商贸批发城,49个大型专业批发交易区,经营摊点2万多个,每天接纳20多万来自各地的客商,商品购销辐射26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交易额实现354.8亿元。城内9个长途汽车站,每天为进出市场的商人发出2100多次班车,南到广州,北到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沂蒙山区不再是被大山闭锁着的“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