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茅山红色旅游景区是一项造福茅山的社会工程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发展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文物景点与非文物景点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旅游区、旅游线、旅游点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茅山作为抗战时期全国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而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委办局,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一。这对于茅山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茅山红色旅游景区,对促进茅山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茅山红色旅游景区首先是一项政治工程。
它对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
茅山是抗战时期我党在全国建立的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1938年夏,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新四军广大指战员东进茅山抗日,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犹如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在同日伪的殊死战斗、同反共顽固派的不断抗衡的三角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其斗争呈现出全国罕见的艰苦性、曲折性和复杂性。茅山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新四军实现“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向南巩固”的战略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根据地5万子弟参加了新四军,7000多人英勇捐躯,其中县团级以上干部就牺牲百余人。胡发坚、罗忠毅、邓振询、罗化成、廖海涛、吴焜、肖国生、巫恒通等高级干部壮烈殉国。苏南军民的英勇斗争,从根本上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苏南变成“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基地的计划,从而为华中乃至全国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创立和发展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广大苏南军民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以及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汇聚成独特的茅山抗战精神。那就是:茅山抗日军民抗日救国、甘洒热血的献身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进取精神;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团结精神;廉洁奉公、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坚信抗战必胜、革命一定成功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党的三大法宝和红军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是当年根据地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武器,也是当今团结人民,万众一心,把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力。
革命前辈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茅山老区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许多珍贵的革命活动遗址、遗迹,这些红色资源代表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因而其本身具有革命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新形势下,茅山革命老区已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圣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智力开发、美感教育和人格培养功能逐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