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抗
全称“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游击指挥部第3纵队联合抗日司令部”。原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部队。1940年7月苏北指挥部东移黄桥后,为消除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陈泰运的疑惧心理,同意在新四军与李、陈部队之间建立缓冲地带,请黄逸峰以国民党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身份组织一支部队。同年10月10日,联抗司令部在泰县曲塘(今属海安县)成立,司令员黄逸峰,副司令员李俊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至堃,政治部主任张孤梅。所属部队由新四军和李、陈两方各派1个连组成后,收编了白米、曲塘两个常备中队,吸收了一批爱国青年,编为4个大队,共千余人。联抗成立后,以中立的东道主身份,于10月31日在曲塘召开了苏北抗敌和平会议,通过了苏北各部队联合抗日的通电。曲塘会议进一步确定了中共及新四军在苏北的政治领导地位。1941年4月,联抗隶属新四军苏中军区。1943年10月,汤景延任副司令员。1944年10月,联抗番号撤销,部队编入苏中军区。
江苏省第4区抗日游击指挥部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指挥机构。1940年10月成立。黄桥决战胜利后,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县的地方势力纷纷与新四军联系,愿意接受领导。苏北指挥部请季方以国民党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指导员的身份出面谈判,成立了江苏省第4区抗日游击指挥部,统一指挥这一地区的抗日部队。季方任指挥,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1旅旅长薛承宗、游击第6纵队司令徐承德任副指挥,梁灵光任政治部主任(后陈同生)。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编入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
崇启海常备旅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地方武装。1940年6月中共上海地方组织领导的崇明自卫总队在茅珵、韩念龙率领下,北移南通、海门地区。10月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受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旅长茅珵,政治委员韩念龙。辖第l、第2团。11月,改称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
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地方武装。1940年11月由崇启海常备旅改称。旅长茅珵,政治委员李干辉,副旅长王澄。原第1、第2团合编为第6团,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第5团调入为第5团。1941年2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第3旅。
南通县保安旅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地方部队。1940年11月,国民党南通县县长兼县保安旅旅长何润章企图叛变。江苏省第4区抗日游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梁灵光利用该旅内部矛盾,扣押何润章等反动军官,接管了县政府和保安旅。梁灵光兼任旅长,梅嘉生任副旅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番号撤销,部队编入新四军第l师兼苏中军区。
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保安司令部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的地方部队指挥机构。1940年11月成立。司令员陈玉生。所辖警卫团即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第7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