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正式成立。包括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中心,被誉为山东省的“小延安”。
山东省政府,“识字班”(一度普及了大半个山东,今天仍有不少地方将其作为青年妇女的代称),滨海书局(山东画报社、山东新华书店的重要支脉),济南卷烟厂,很难想像它们会诞生在同一个地方——莒南县大店镇。
大店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从明万历年间到清末,这里共出了七个进士,二十个举人。家族资产的雄厚,使之建起了众多的地主庄园,有七十二堂号之称。1941年,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在罗荣桓的率领下,从山西挺进山东,长期驻扎大店,作为军政要枢办公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军区、省战工会鲁东南特委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大店一度成为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那时候对大店镇的群众来说,后来闻名全国的革命家罗荣桓、朱瑞、肖华、陈光、谷牧、黎玉的身影,就像普通街坊邻居那样寻常。
1945年8月13日,为迎接抗战胜利,接受日寇投降,在莒南县大店镇集合准备出席全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的38名山东代表,联名向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写出申请,要求成立山东省政府。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召开第20次联席会议一致决定,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选举黎玉为省政府主席。8月13日,黎玉主席签发布告,昭告全省:山东省政府自即日起行使职权。当时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公安总局、财政厅、民政厅、实业厅、司法厅、教育厅及卫生总局7个厅局,分别住在三元、四喜、五柳、慎余、安仁、三余、燕喜7个堂号内办公。由于年久失修,省政府七个厅局办公地点及抗大一分校旧址都已经严重陈腐。可喜的是,记者今年6月17日到来时,看到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葺翻盖——为庆祝省政府六十华诞和兴建山东红色旅游龙头景点,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及山东省政府旧址进行全面修复,规模虽然很大,但也是仅占过去老堂号的十分之一。
作为当年山东的红色首都,罗荣桓等革命家在这里指挥115师主力部队与日、伪军作战达三年之久,上万次之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到处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然而置身当年的红色首都,同样让记者感兴趣的是:除了当年那些英雄故事外,红色根据地的人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就让当年的“小延安”,给我们提供一个抗战时期红色根据地的风情画吧。
生活在“小延安”的年轻妇女们,当时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上识字班和站岗放哨!
识字班,是地地道道从大店镇传播到整个山东解放区的。大店九村78岁的庄乾和当时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是村里识字班的班长。她回忆说,每天正午12点,她的哨子一吹,村里六七十名年轻妇女,立刻就会聚到村头,一同上课。当时的老师,是一名《大众日报》的编辑——一位二十多岁、姓赵的年轻人,五冬六夏经常只穿一件黑色的旧夹袄。而当时的许多青年妇女们,都是像庄乾和一样从识字班开始,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成为村里的积极分子。
除了上识字班,村里妇女另一项革命活动,就是站岗放哨。今年80多岁的王玉香,当年只有17岁,是抗日妇救会中的一员。30里外的赵家岭、汤头、黑云岭等村庄,都是鬼子和汉奸的据点。虽彼此底细不明,但双方平时都是彼此观察,互相提防。晚间,通常是精壮的年轻武工队员在村头山上巡逻放哨。而到了白天,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儿童团和妇救会身上。王玉香现在还清楚记得,站岗时,常常远远地看到前来侦察的汉奸。一次,敌人来犯时,王玉香因为站岗耽误了撤退的时机。等她和母亲慌不择路地跑到山沟时,发现正误闯进我们武工队与敌人交火的战场中间,经历千难万险才躲过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