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大思政课”育人无声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伟杰
浏览次数:
2025-08-27 22:09:1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七一”前夕,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分馆)迎来了众多参观者。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观众通过珍贵的历史实物、翔实的文字材料、栩栩如生的场景和多媒体展现形式,重温了那场正义的审判。与此同时,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正式启动“胜利丰碑照初心 教育铸魂强党性”主题党课宣讲月活动,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和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打造“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新局面。

  近年来,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不断创新,通过组建辽沈地区首家抗战博物馆联盟、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等方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

  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协同合作。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积极整合辽沈地区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组建了辽沈地区首家抗战博物馆联盟——“沈阳抗战联线”。该联盟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等辽宁省内的15家红色场馆串点成线,不仅实现了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还搭建起红色旅游区域协同发展平台,有力提升了辽宁抗战文化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整合红色场馆资源的基础上,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联合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多家革命纪念馆,推出了“守望丰碑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该展览是首个以辽宁“六地”(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为主题的专题展览,通过300余张珍贵照片、图表以及近百件实物展品,生动诠释了辽宁“六地”的丰富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尤其是特别设置的“漫步六地”数字多媒体体验区与红色“六地”打卡互动区,通过与历史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等新颖方式,提升了展览的吸引力和观众的参观体验,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直观。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致力于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通过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优势,创新教育形式,编制出一系列大思政教材和抗战普及读物,如《一份特殊的宣言》《走进“九·一八”》等。这些教材和读物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成为公众了解抗战历史的重要窗口。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设计的“大思政课”并未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入了多种互动式教学。例如,增加了“红色快闪”“红色六地打卡”“情景式话剧”“沉浸式演出”“唱红歌诵红诗”“青春有我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邀请大中小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场馆讲解服务,让他们在讲述历史、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淬炼品格、增强本领。学生们在担任志愿者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抗战历史的理解,也培养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在“大思政课”的推动下,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与多家学校联合搭建了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多方力量+多样渠道”,搭建起馆校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不仅使辽宁这片红色革命沃土孕育出来的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雷锋精神更生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辽宁科技大学“暖风”团队井冈山实践:以青春之火点燃红色传承(组图)
·下一篇:无
·辽宁省总工会创新开展“辽宁工人大思政课”
·北京:西城区“艺术点亮信仰之光”原创剧大思政课启动
·创新打造“西藏工人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邢台学院与吕玉兰纪念馆实践教学基地顺利签约挂牌
·重庆:《追光——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校地共建大思政课》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
·讲解员高萱受邀参加“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
·“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纪念馆里上好大思政课(组图)
·携手+1!河北省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与吕玉兰纪念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
·中红网-黄明彦、董盼盼:百余件革命文物为大思政课助教(组图)
·辜小娟、邵春慧:携手奋进!大悟县与湖北经济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
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