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辽宁:文物“走出去” 文化“活起来”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朱忠鹤
浏览次数:
2025-08-16 14:32:5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6月26日,“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在上海博物馆启幕。这次特展不仅是上海博物馆首次举办红山文化主题展,也是迄今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一次红山文化展。

    玉玦形龙、女神庙出土文物、斜口筒形器……展览中,处处可见辽宁出土的红山文物。

    走进展厅,一条居于中轴线的红色地毯上,C形龙和玉玦形龙各据一个独立展柜,呼应“龙腾中国”的展览主题。前者的收藏单位是故宫博物院,后者的收藏单位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将这两件重要文物围得水泄不通。

    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由上海博物馆联合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20家文博机构共同打造。展览汇聚珍贵文物310件/组,超过四分之一的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近年来红山文化的最新考古成果,包括辽宁省马鞍桥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元宝山遗址、河北省宣化郑家沟遗址等地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均亮相该展览。

    记者了解到,辽宁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文物数量占参展文物的一半,其中,既有女神庙出土的泥塑女神残体、墙壁构件、彩陶残片等,也有玉人、玉凤等各类精美的红山玉器。多个重要展位均可见“辽宁”字样。在一个长约10米的展柜中,辽宁省连续多年发掘、去年刚刚结束的红山文化早期遗址——马鞍桥山遗址出土的十几件文物以专题形式排列,独占一方,引人注目。从陶斜口器,到红色石耜,再到精美的细石器,这些文物将6000多年前红山先民的生活与精神等信息传递给今天的观众。

    此次参展是辽宁省不断向外传播红山文化、扩大影响的又一个案例。近几年,来自辽宁的红山文物不断现身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一些国内重要展馆。这些或抽象或具象,或灵动或朴拙的红山文物,既彰显着5000多年前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神秘,也向外界展示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辽宁省总工会创新开展“辽宁工人大思政课”
·下一篇:无
·辽宁红色文物主题游串起抗战记忆
·用好革命文物 弘扬抗战精神
·红色头条: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网信办 国家文物局公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周宗胜:“纸乡”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发现二块“纸史文物”石碑(图)
·特稿:“纸乡”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发现二块“纸史文物”石碑(图)
·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物的认定与利用
·红色联播-沈宁:开国少将桂绍彬革命文物入藏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专题学习会(图)
·“5.18国际博物馆日”|周恩来纪念馆举办文物保护研学活动(组图)
·徐文卿:节后出游更精彩,反向参观不扎堆!(组图)
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