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舜山联播

常州盟员捐资助推修复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组图)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作者:民盟常州李公朴支部
2025-07-22 14:21:07

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的修复
是民盟常州李公朴支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成功实践
通过这一项目
我们不仅修复了一座历史建筑
更在全社会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抗日战争时期,在常州武进活跃着一支抗日力量一一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1939年5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东进”,叶飞、吴焜按照陈毅的部署,从茅山出发,率领所部500余人,在武进戴溪桥与梅光迪、何克希的“江抗”三路会合,在戴溪瞿家头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至8月份,“江抗”部队已发展到5000多人。以叶飞为首的“江抗”东进抗日,威震淞沪地区,为发动组织人民群众抗日斗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遗迹都是过往岁月的见证,它们静静地矗立,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基因。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旧址,便是这样一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场所。它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实物证据,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精神的象征,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铭记抗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传承红色基因,则是为了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江抗”旧址的修复工作中,我们所做的,远不止于修复一座建筑那么简单。我们是在重建一段历史记忆,是在传承一种红色精神,是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种下不忘初心的种子。江南抗日义勇军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是我们今天激励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修复旧址,我们希望能够让后人直观地触摸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理解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政协委员、民盟李公朴支部副主委王文伟的一份提案,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这片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沃土。从提案的提出到项目的实施,再到最终的落成,王文伟委员全程参与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区政协、区文广旅体局和洛阳镇政府积极响应,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特别是民盟常州市委原主委、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忠和,常州体育局长原局长、市总工会原主席薛焕炳等老领导,他们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同时,王文伟委员和陈征宇委员的慷慨解囊,以个人名义捐赠启动资金,更是彰显了民盟以及社会各界对红色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在修复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历史研究和建筑设计指导,还参与了文物鉴定、展陈设计等多个环节,确保了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些专家的辛勤付出,使得“江抗”旧址不仅恢复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更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升华,成为了一个集教育、纪念、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这里,不仅是一处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处精神的殿堂,一处红色文化的传承之地。

    “江抗”旧址的修复,不仅仅是一项文化工程,它更是一次社会问题的深刻探讨。它促使我们思考,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通过参观学习,公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辛与伟大,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同时,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引发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话题的广泛讨论。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身边的历史遗迹,思考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让文化遗产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

    然而,“江抗”旧址的修复与开放,只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征程的第一步。未来,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我们将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旧址,了解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我们将利用这些活动,让红色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灯塔。

    二是深化学术研究。我们将鼓励专家学者对“江抗”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我们将支持学术成果的出版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其背后的精神力量。

    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我们将利用数字技术、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体系,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便捷的方式触达更广泛的受众。我们将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让公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增强体验感和参与度。

    四是促进镇村委参与。我们将鼓励周边村民参与到旧址的日常维护、志愿服务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我们将通过镇、村委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让文化遗产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抗”旧址的修复,是民盟常州李公朴支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成功实践。通过这一项目,我们不仅修复了一座历史建筑,更在全社会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1 2 > >> >>|

上一篇:九洲集团工会职工子女“舜山·趣研学”夏令营活动圆满举办(组图)
下一篇:无

首页

舜山联播









江苏九洲投资集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电话:0519-696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