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头条
金日光教授:从钱学森的“超前科学”到张伯礼的“知皮毛”,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医学?
来源:聚宇能研究院
作者:金日光
浏览次数:
2025-08-25 11:22:0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读懂张伯礼院士的“皮毛”之说,有助于真正理解中医的广博。

    问题的起因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一段提及自己对中医“知皮毛”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人感到困惑:一位在中医领域耕耘一生、成就卓著的大家,为何会如此评价自己?

图片来源:中国网

    这番话的背后,是传统意义上的谦逊,还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思考?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或许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中医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思想基石:钱老眼中的中医学

    在探讨张院士此言的深意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钱学森钱老对中医学的远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钱学森先生就曾在全国政协多次同我们说,以《黄帝内经》为基石的中医学科(包括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其本质是超前科学,是顶级的生命科学。

    他认为,中医学的原理如同屹立在喜马拉雅之巅,代表着医学的未来方向,而西医将起到辅助作用。

    同时,钱老也精准地指出了中医的现状与未来路径。他将中医定义为“唯象医学”,即我们目前更多是“知其然”(知道它有效),但要达到“知其所以然”(完全理解其内在机理),则必须借助当代六大科学基础理论(量子化学、催化反应动力学、第四统计力学、人类基因组学、胚胎发生学、高能粒子物理学)去深入解读《黄帝内经》等经典。

    基于钱老的解读,我们再回头看张伯礼院士的“皮毛”之说,便能理解,这并非妄自菲薄,而是站在学科前沿的探索者的审慎与谦逊。

    二、“皮毛”说的深意

    张伯礼院士作为国医大师,提起自己对中医“知道皮毛”,肯定是有多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1 谦逊与敬畏的治学态度

    早年我曾在许多场合见过张院士,当时我就知道他是位非常谦逊的学者。事实上,他虽然已经在中医界享有盛誉,但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学术态度。

    中医理论体系汪洋浩瀚,涵盖理论、临床、药学等多个领域,即使资深专家也可能在某些细分领域仍有探索空间。

    张院士此言,首先是他一贯谦逊学风的体现,更是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中医学这座伟大知识宝库的敬畏,以及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身体力行。

    2 对衷中参西融合创新的倡导

    张院士一直是“衷中参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将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如内镜、免疫学检测)与中医的宏观理论体系相结合。

    他的“皮毛”之说,也可能是在表达:中医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正是一条不断吸收、融合现代科学成果的探索之路,这条路上还有太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

    3 旨在激励后生,鞭策大家永不止步

    作为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张伯礼院士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

    他以自身为例,向所有年轻的中医学者和医生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切勿因取得些许成就而自满,医学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唯有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才能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

    三、张伯礼院士深厚的中医造诣

    张院士的“皮毛”绝不表示字面意义上“懂得少”,而是大家谦逊、严谨的表达。要真正理解张院士这番话的分量,就要了解他在“皮毛”之下,积累了怎样深厚的学术与临床成就。

    张伯礼院士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拥有卓越临床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者。仅仅我了解的他的学术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理论与经典传承

    他不仅熟谙《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强调“读经典、做临床”的重要性,更创造性地提出“衷中参西”理念,提倡在中医理论基础上融入现代医学技术。

    2 临床诊疗领域建树颇丰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他精于运用“痰瘀并治”理论治疗冠心病与中风等顽疾,并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水不行亦可为瘀”的重要学术观点,深刻揭示了痰瘀互结是此类疾病的关键病机。

    对于血管性痴呆(VD),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平台期、波动期、下滑期”三期证治方案,并研发了“益肾化浊法”,显著提升了临床疗效。

    在湿浊痰饮类疾病的治疗上,他系统性地归纳了湿、浊、痰、饮的复杂病理特点,创立了“湿浊痰饮类病”学说,并提出了如“治湿须分度,用药有深浅”等精辟的分层治疗策略。

张伯礼院士作题为《湿浊痰饮类病论》的报告
图片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3 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研究

    他勇于开拓,开创了“中药组分配伍”研究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复方丹参滴丸等现代中药的研发进程。

    同时,他创立的“脑脊液药理学方法”,为攻克中药如何透过血脑屏障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4 重视中医教育事业

    他放眼全球,主持制定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与《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将中医教育推向国际化。

    他所倡导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也蕴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

    结语

    张伯礼院士的“皮毛”之说,并非一句简单的自谦,而是一面镜子。它既映照出中医学作为“超前科学”的浩瀚与深邃,也反映出一位大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高瞻远瞩的创新思维和甘为人梯的教育家情怀。

    读懂了这份“皮毛”之言,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医,体会一位学者的真正境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你敢信吗?曾经的 “死亡地带”也能变良田!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主动健康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主动健康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主动健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主动健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