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战役的胜利,彰显了开拓创新的伟大力量。渡海战役,正如毛泽东主席指出的那样,“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相同”。陆战一次搞不好还可以撤回来再搞第二次,一队遭受损失二队还可以增援补充。海战则要复杂得多,搞不好就遭受重大伤亡,甚至全军覆没。指挥渡海战役的叶剑英和15兵团及40、43军指挥员,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况,集思广益,创造性地确立了英勇果敢,稳扎稳打,因时因地采取得力措施,并准备以必要的代价,克服敌机敌舰和茫茫大海的阻拦,使部队顺利登陆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小规模偷渡与大规模强渡的作战方针。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非常正确的。南路的支前工作也与以往的大大不同。渡海作战部队多来自冰天雪地的北国。在部队一无海、空军装备,二无船只,三无海战本领,四无航海经验,甚至战士上船就晕的情况下,南路支前工作的主要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重点转为征集船只、招募船工、帮助解放军开展海上大练兵方面,这也使支前工作的方式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南路党政机关和支前司令部适应了这种变化,创造船工与大军一起忆苦思甜,互相感化,一起海练,相互交心等工作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在海上打练兵的过程中,船工渔民帮助解放军创造发明制作了竹排、竹筏等泅渡工具。在南路人民的支援下,渡海作战部队仅用了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征服了海洋天险,解决了渡海作战一系列复杂的战略、战术问题和技术问题,以及战役组织指挥问题,打败了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敌人,解放了海南岛。参加渡海作战的军民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在解放军军事史上和军民融合的历史上书写了开拓创新的生动篇章。
回眸历史的海面,千帆过尽,仍有精神的光焰,烛照前路。史诗在传颂,精神在传扬。解放军渡海作战兵团及海南、广东尤其是南路人民共铸的“信念坚定、纪律严明、顾全大局、开拓担当、军民一致、拼搏向前”的渡海作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