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瓶颈。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获得更加立体生动的学习体验,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2018年,省教育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研学旅行将纳入我省中小学教学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研学旅行落实,让学生们走出校门感受“立体式学习”。
走出校门开阔视野
“研学旅行,让我们走出校门,开阔了视野”“研学旅行,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近日,海南中学高一学生魏香儿和王跃锟谈起前段时间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研学旅行中,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博鳌风情小镇,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到海南黎族、苗族聚居区,收集即将失传的民歌民谣;到我省矿区考察矿产资源开采情况……”海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柳海英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校都会在期中考试后组织一次研学旅行。在她看来,研学旅行是一种“立体式的学习”。学生们带着问题走出校园进行研学旅行,可以不断拓宽个人视野。
《实施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根据《实施意见》,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要求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一次,每学年小学累计2—3天、初中累计3—4天、高中累计4—5天。
学生成长不能光靠课堂说教
“放下书包,走出教室,到田野去,到工厂里,到军营中……让梦想在研学中成真,让愿望在研学中实现,让激情在研学中点燃,让认知在研学中形成。”柳海英表示。
海口市第一中学老师吴坤雄认为,“让学生转变观念,获得能力的提升,不能光靠课堂里的说教,还要让他们对社会有所体验和感悟。《实施意见》的出台,给众多学校吃了‘定心丸’。”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一名老师也表示,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学生们可以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出自主学习的潜能。
那么,面对即将推动落实的研学旅行,家长和孩子们怎么看?
“太好了,我们也有机会出去玩咯!”海口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梓浩对记者说,跟他同住一个小区的伙伴乐乐,每年学校都会组织他们外出旅行,活动丰富多彩,让他十分羡慕。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现在,有关部门提倡开展研学旅行,我们当家长的当然举双手赞成。”海口市民王德毅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今年10岁,平时特别怕见陌生人。这可能与他们平时工作忙,很少带孩子出去有关。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拓宽视野,增强自理能力。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在海口一家媒体工作的张女士对研学旅行表示赞同。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担心研学旅行如果组织不当,会成为“只玩不学”的活动,孩子从中收益不多。有的家长则担心孩子外出研学时的安全问题,“那么多孩子一起出游,家长不在身边,老师能不能管得过来?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
研学旅行应做到“知行合一”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义教部主任吴益平认为,研学旅行的意义首先在于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在集体生活中培养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研学旅行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也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吴益平说,研学旅行注重集体性,强调在集体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让孩子的眼、耳、鼻、手、脚、脑都“动”起来,从中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