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红五月,赣南大地生机勃勃。近年来,赣州加快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把“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坚定立场写在新征程上,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的坚实步伐。
红土圣地底色更亮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近日,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在深圳开展为期一周的公益巡演。这支由160多名志愿者自发组成的队伍,已义务演出《长征组歌》580多场。“我们要牢记嘱托,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长征精神在全国唱响。”合唱团常务副团长刘文力说。
赣州,鲜血染就的红土圣地。这里见证着苦难与辉煌,记录着牵挂与期望。全市上下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好,饮水思源、追溯初心的热情如燃烧的火炬,照耀着这片红土地。
红色地标人气火爆。看“草鞋地图”,听红色讲解,VR互动体验……连日来,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内人头攒动,大家沉浸式感受历史回响、探寻红色印记。通过改造提升,目前,全市已推出700多处这样的“红色地标”,一大批革命遗址、伟人旧居、红军标语得到有效保护,在“硬件”上更加巩固,在“营养”上更加丰富,吸引一拨拨干部群众前来接受教育。
红色宣讲入脑入心。在“赣南红”老兵宣讲团示范宣讲会上,宁都老兵黄文浩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乡间夜话”“屋场会”“流动党校”“田间课堂”“老兵宣讲团”“挎包宣讲队”……赣州以基层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方式和载体,组织开展红色宣讲,让受众坐得住、听得进、有感触。
红色文艺精品迭出。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好评如潮,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复排复演,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亮相京城,红色情景剧《告别》每周演出,红色动漫《少年家国梦》正式发布……以赣南党史、军史为题材的文艺精品百花齐放,用现代表达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传入千家万户。
党心民心高度凝聚
信丰县油山镇坑口村,一支由党员、网格员、乡村能人组成的“三老表”调解队,成为基层治理的有力后盾。“当年,油山‘三老表’为中国革命拼搏奉献。现在,我们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游胜说。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昔日苏区干部好作风,化为与群众同心干的真行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乡村振兴、防汛抗洪等大战大考中,全市党员、干部冲锋向前,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月收入从3万元变为不足3000元,可获得感却更足了——烈士后代、赣县区石芫乡金盘村党支部书记陈惟彬,舍弃国外的优厚待遇,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他始终践行着当年回村竞选时的诺言:“即使个人富起来,那也是小日子。只有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才是大日子。”
在寻乌县联村联户“大走访”活动中,联户干部了解到老城区还存在道路窄、停车难等情况,相关部门马上对正在实施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行完善。如今走进该县各老旧小区,只见路面宽敞平坦,停车位整齐划一,居民在公共健身器材上边锻炼边聊天,幸福感扑面而来。
民生持续改善,百姓得到实惠,党心民心贴得更紧。“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在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谈及今天的新生活,村民邹成材说出了苏区时期长冈乡群众说过的心里话。这名八旬老人主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我也要为家乡作贡献,没有报酬一样干”。
感恩奋进续写荣光
上联:“阳光照大地山清水秀”,下联:“春色满人家鸟语花香”;横批:“江山如画”。这副贴在孙观发家门口的对联,字里行间表达着对党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沿着指引的方向,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潭头村民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甜。村里精心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已拿到6个富硒产品认证,生产的富硒蔬菜坐上中欧班列销往国外。包括孙观发在内的628户村民成了旅游公司的股东,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60万元。
潭头蝶变,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进行曲的一个片段。放眼全市各地,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赣州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奏响了一曲曲无愧历史、无愧革命先烈的发展乐章。
202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赣州乘势而上,奋楫扬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GDP总量达4524亿元,居全国城市第62位、比上年前移3位;6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今年4月,赣州在2022年度全省综合考核中位居一类设区市第一,连续10年获全省先进。
高质量发展的昂扬乐章中,“红色旋律”尤为振奋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