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叫《人民军队忠于党》,前面四句歌词是:
雄伟井冈山, 八一军旗红, 开天辟地第一回, 人民有了子弟兵……
这几句歌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其中内涵是什么?并不是人人都明白。 英雄城南昌,为什么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第一面军旗,是怎样从南昌城头升起? 南昌升起的军旗,是怎样插到井冈山的? 这是笔者编著《南昌起义史料札记》,想回答的几个问题。 此书编著、修改到报审,历时近三年。 2022年2月,《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一书,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八一精神研究会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面说说,编著此书,一些具体思考。
一、 我为什么,要编著这本书?
编著此书,我曾有个顾虑: 八一南昌起义,已经过去近百年了; 南昌起义的功绩与成败,中央和史学界早有定论; 今天再说这些事,读者是不是会有些“烦”? 再说,南昌起义属重大历史题材,正式出版,需要向中宣部相关部门“报备”,十分地艰难……
但我念头一转: 建党百年前夕,国家投巨资拍摄《跨过鸭绿江》、《大决战》等系列历史巨作…… 为的是什么? 这些历史事件,来龙去脉,早已搞得清清楚楚了,为什么还要翻出来再演一演? 又如,抗日战争,也早已弄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每年都要拿出来说一说? 我想,其目的,是叫人们不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些历史事件淡忘了…… 更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的淡忘,而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搞出一些东西,来影响我们对这些伟大事件的认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之际,网上曾一度出现不少对八一南昌起义抹黑的言论,有的甚至攻击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纯属“别有用心”、称“南昌城里并无敌人”、“南昌起义是北伐军相互残杀”、“南昌起义军,充其量只能算国民革命军”等等…… 更何况,南昌起义都快近百年了,对八一南昌起义及其孕育的革命精神,史学界权威人士,至今还缺乏统一的、公正的认知……
笔者编著此作,是在八一起义研究先行者研究基础上,按照萧克将军要求的“秉笔直书”的要求,重新梳理我十几年,阅读南昌起义史料的认知…… 萧克将军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他在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先后出任七十一团八连指导员和四连连长,打过许多次艰苦的战斗。文化大革命后,他以极大的义愤和高涨的热情,参与了对南昌起义的拨乱反正和宣传工作。 他不仅亲自主编了《南昌起义》一书,而且四次到八一起义纪念馆、三次在北京接见纪念馆工作人员。他叮嘱纪念馆工作人员: “写历史,必须符合历史事实,不能随意拔高和贬低。”“历史就是历史,要有秉笔直书的精神。”他还特别指出: “我们宣传八一起义”,“不要唯上、唯权威、唯定论”。[[[]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设风云录》,第42至44页。]] 萧克的话,对研究南昌起义非常有针对性!应该是我们研究南昌起义必须遵循的原则。 近百年来,研究南昌起义的著作、影视,林林总总,但无不带上时代的烙印…… 2010年,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在南昌成立,笔者出任执行会长,开始阅读南昌起义方面的史料和书著。 人们读书有两种习惯:一种是看完这页,急着翻开下一页;另一种是看过这页,硬着头皮翻开下一页。 笔者属于后一类…… 十几年的研读,笔者深深感到: 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壮举,似一部无言的大书,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增添了对革命前辈的敬意,更是对读者一次信仰的洗礼,一次斗志的激励,一次血性的提升,动力的催生……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除阅读南昌起义史料、书籍外,自己也写过一些读书心得。 但写的许多东西,总感到言不尽意;一些想说的话,总感到没说明白。 后来,防新冠肺炎,“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只好又翻腾起南昌起义那些事…… 把过去看过的书,又找出来翻翻; 把过去写的一些东西,又梳理了一下…… 特别是建党一百周年前夕,“学党史,悟思想”,对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笔者读了十几年相关南昌起义史料、文艺书籍,发现许多作品,对南昌起义的解读,无不带着历史的局限…… 有的是以误传误; 有的甚至是曲解歪曲; 有的则完全是为了商业的目的,把一些简单的逸闻趣事,东抄西拼…… 仅举一个例子:
起义军南下广东,与国民党军围堵作战,如会昌战斗、三河坝战役……国民党军都是奉蒋介石之命;这些作品还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演绎蒋介石召见指挥官、亲自向一线指挥官打电话…… 无论是《建军大业》电影,还是其他文艺作品,都是蒋介石在那里亲自指挥作战…… 请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南昌起义之后》书中,对蒋介石指挥三河坝战役,生动描述: “这几天,南京、武汉的气氛也非常紧张。 蒋介石一到总统府就摔帽子,见人必骂娘。为了围歼八一南昌起义的两万之众“叛逆”,两个多月来,他给汪精卫发去七十多份电报,密谋采取一切手段把起义军歼灭在南征的路上。至于给蒋系军阀钱大钧、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黄绍竑等人的电报就更多了,几乎每天三四份。 国民党军队汾水战役中的胜利,让蒋介石知道了扼守三河坝的起义军朱德、周士第等部客观上已处于孤军无援的境地,对此他十分欣慰,遂抄起电话,通过绝密长途热线直接向钱大钧下达了作战命令:必须三天之内歼灭三河坝留守之敌,否则我蒋中正要你的人头!” 电影《建军大业》,更是精彩生动把上面情景搬上银幕……
查看历史,此时蒋介石正远在日本…… 据史料记载,蒋介石是1927年8月14日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被迫下野,五个月后,才重新上台。 这期间,他在做什么呢? 8月14日至9月23日,他在老家; 9月29日到11月10日,他在日本; 12月2日在上海和宋美龄结婚,度蜜月…… 至1928年2月21日,重新登上政治舞台。 这期间,南昌起义军正在南下征途中: 8月30日,在会昌与钱大钧交战; 9月28至30日,在汤坑与李济琛部鏖战; 10月2日至3日,在三河坝与钱大钧部激战中…… 这就奇怪了! 尽管蒋介石在南京下台演说中,还不忘“追剿”南昌起义军一事,但他离职了,还能指挥部队围剿起义军吗? 这种凭空臆想的思维方式,是历史研究的大忌…… 南昌起义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对南昌起义历史,真正了解的并不多;有的甚至为了某种需要,信口雌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南昌起义的故事,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更是弘扬南昌起义革命精神的庄重政治任务,千万不能讲错。
1971年2月,毛泽东同志明确指示: 应对南昌起义和两军会合作正确解说。[[[] 萧克主编《南昌起义》,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版,第2页。]]
本书以《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为书名,是因为: 笔者自知水平和掌握史料有限,对南昌起义,这个“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事件”,并无全面和深入解读的能力; 书中对南昌起义将士在起义中的浴血奋战,特别是南下广东征途中,起义领导人的坚定与迷茫,以及会昌战斗、汤坑战斗、三河坝战役……起义军英勇而壮烈的战斗场景,本书描叙很少;而大量的描述,是对照参照物,以一个老年读者的视角,遵循“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唯定论”的要求,对某个事件、某个观点或某个小瑕疵,取其片段,叙说一己之见…… 它不是学术论文,不是文学作品; 没有系统全面,更没有面面俱到…… 编著此书目的,在于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热心读者交流、参考。 南昌起义发生在南昌,作为一名长期在南昌工作和生活的老退役军人、老党员,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把南昌起义这段辉煌历史,用一名普通读者的话语,讲好这个“八一的故事”。 尽管笔者并不擅长文字写作,在八一精神研究会同仁们支持下,终于在2018年,颤颤巍巍,开始了本书的编著……
二、这本书,说了些什么
本书正文,分四篇: 开篇,题为“走进八一广场”,主要讲南昌人民对八一起义的纪念。 1977年“八一”前夕,南昌人民为了隆重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把人民广场更名扩建为八一广场,并在广场南面,兴建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纪念塔的顶端,是一支傲指苍穹的汉武制步枪和一面光彩夺目的八一军旗。 象征人民军队标志的八一军旗,在英雄城南昌上空,迎风飘扬…… 邵式平省长当年说:“我们江西人,南昌人,有责任把这场斗争中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事件,不怕牺牲、顽强奋战的革命精神,真实地写出来,向全国人民汇报,同时教育我们的后人 。” 这应是本书编著的初衷。 为此,笔者采取了“堪怀”的形式,以“上、中、下”三篇的形式,浓缩了我们的思路: 上篇:用“在纪念碑前的追寻”为题,对第一枪,为什么在南昌城头打响?作了一些新的注释。 对南昌起义国际历史背景探究中,过去,史学家对大革命的失败主因,多是从中共党内,从自责的角度做文章。 202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中指出: 党的二大“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岀版社2021年版,第16页。]] 本书在分析南昌起义国际背景中,鲜明指出: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误判,是导致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的主因。”[[[] 《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岀版社2021年版,第9页。]] 本书在分析南昌起义爆发的国内政治背景中,则引用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党发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严重危急关头,“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不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科学论述[[[]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8月2日。]]。第一次从党的初心、党的使命、党的担当,揭示了南昌起义的紧迫性、必要性,阐明了南昌起义是共产党人在敌人屠刀下的第一次重大政治觉醒。说明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昌起义领导,敢于担当,勇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南昌起义发动的政治基础。 为了讲清第一枪,为什么在南昌城头打响? 详述了第一枪,在南昌城头打响的直接诱因; 详述了以周恩来为首前敌委员会,对南昌起义决策的曲折经过。 书中特别注重叙述了在起义前夕的前委会上,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抵制共产国际的错误主张,说服中央代表张国焘阻挠南昌起义的错误意见,独立自主,作出了南昌起义“还是干”决策的经过,展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和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
中篇:用“军旗下的沉思”为题,对南昌起义全过程,作了客观的全景式记述。 本书围绕“南昌升起的军旗,是怎样插到井冈山的?”这一主线,分三个层次,客观记述了: ——第一面军旗,从南昌升起: 详叙了打响第一枪的那些事; ——不倒的军旗,不灭的火种: 详叙了南下广东的那些事; ——茫茫征途中,八一军旗红: 详叙了千里转战上井冈的那些事。 客观记述了南昌起义“从胜利,到挫折,再到走向新生”的全过程。 史学家们,大多把南昌起义的句号,划在潮汕失败后的流沙会议上;自然评价南昌起义,只能把视野放在起义“第一枪”历史意义上,而忽略了一个伟大的史实—— 起义军主力失败后,但起义军并没有全败! 270个日日夜夜千里转战史实表明: 南昌起义的旗帜没有倒! 南昌起义的火种没有灭! 南昌起义的队伍没有散! 朱德在三河坝率部突破重围,创造了一条和毛泽东相同的革命新路——走上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武装斗争的道路,开创了新的斗争局面。 历史虽然不能重复,但种种隐秘的细节,通过历史的沉淀,真相终会大白…… 这是本书编著的一个重点。
下篇:以“纪念广场的回望”为题,围绕“建军大业的基石”这一主题——
阐述了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功在上井冈、功在铸军魂”的历史功勋。 书中详细叙述了: ——两位伟人,讲述的“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的故事”; ——两支起义队伍,演绎了几乎相同的“上山”故事; ——“朱毛红军”的诞生,诠释了一个伟大真理的论述。 1961年2月16日,朱德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在井冈山会师的油画前,静静地凝视了很久,深情地说: “起义部队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力量壮大了,更重要的是开始找到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 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设风云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书中详述了“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壮举: 20世纪20年代初,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起航; 6年之后,小船上一个叫毛泽东的青年,率领一支不足千人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不久,一个叫朱德的“老同志”(42岁),率领从南昌城走来的一支不足两千人(南昌起义军余部),也登上了井冈山…… 是什么力量,使两位伟人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是什么力量,使两支小小队伍,紧紧结合在一起? 对于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件,我们今天能得到什么启示…… 笔者到井冈山参观,流连井冈山会师广场,不仅为砻市秀丽景色迷恋,更为那两双紧紧握在一起的大手所吸引…… 几十年来,所有党史,军史著作中,对秋收起义,极少用“失败”两字,然而,1975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度过最后一个国庆节时,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对身边唯一陪伴着他的护士追念起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革命往事,首先想到的就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听到的秋收起义宣传,都是毛泽东领导起义时是如何英明正确,暴动后的战斗是如何胜利辉煌,结局又是率众满怀豪情地奔上井冈山。 然而,从毛泽东本人口中讲出的秋收起义过程却大不相同: “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哪本书上都没有。即还是上井冈山前,秋收暴动以后,我们连打了几个败仗。人不断地跑,连师长都不辞而别了,人心乱得很。当时,就有人说,‘还是算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有一天,队伍来到一个镇子上,大伙休息的时候,一群人又聚在一起谈论散伙的事。当时,就有人问我:‘毛委员,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革命能成功吗?’我对他们说:‘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走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1949年开国大典后,我见了几个当时听过我讲话的人,没想到,他们还都记得那些话。”[[[] 郭金荣:《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02页。 ]] 毛泽东心中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语言平实,但彰显的却是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起义军从失败走向胜利,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 朱德讲述的故事则是: 朱德率领从三河坝突围出来的起义军余部,在赣南转战时,已是“七零八落,没有组织,有些人中途跑了,留下的人还有继续要求走。” 1961年2月,朱德偕同康克清,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陪同,来到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天心圩军人大会的油画前,纪念馆工作人员说:“每当我们向观众介绍您在天心圩的讲话时,观众都很感动。” 朱德笑了笑说:“那时的形势,真困难呀,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部队的目的地在哪里,下一步怎么办都不清楚,队伍涣散,开小差的很多。这时,我把一些同志请来,向大家讲了几句心里话,说:‘哪怕只有十几、二十几个人,我也要干下去,中国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会后,大家的情绪高多了,坚持干下去的有七八百人。”停了一下,他又说,“部队真正得到巩固,还是在经过几次整顿之后。那时,我们不急于打仗,而是花力气把部队的组织和纪律搞好。特别到了上堡,才算稳住了脚跟,部队按游击战的要求整训。我们原来也不知道上山,开始上山搞了个把月,才觉得上山有出路。”[[[] 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设风云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毛泽东和朱德讲述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是书本上很难看到的,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南昌起义剩下的部队和秋收起义军,这两支小小队伍,在外部遭受敌人追击,内部不断发生叛逃的困苦中,转战千里,最终在井冈山汇成铁流,使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和坚强的堡垒;“朱毛红军”诞生,成为构筑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根基;“朱毛会师”的壮举,成为开创建军大业的伟大的转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8月2日。]] 毛泽东、朱德讲述的故事,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在风雨如磐的漫长道路上,在挫折中奋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建军大业的军魂!是建军大业的伟大开端的基石! 中国革命历史表明: 朱毛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它不仅是两支部队的汇合,更是中国革命史上两位伟人的结合。 朱德成为中共领导人与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第一个合作者。 毛泽东和朱德讲述的“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的故事”,就是对建军大业基石的生动诠释。 朱毛井冈山胜利会师,是毛泽东、朱德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的伟大奇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例证。 两位伟人,两支队伍,他们登上井冈山的道路,尽管经历不完全相同,时间有前后,地点有差异,但在他们千里转战,所经历饱受的考验中,却有如此多的相同或相似,这难道不是历史奇迹吗?
习近平总书记,把南昌城头的枪声,称颂为“党史、国史、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其意义绝非仅限于军事上的意义,它庄重表述了南昌起义,更是共产党人一次信仰的洗礼,是中国共产党走向伟大复兴圆梦的领导地位的开端。
本书编著中,需要说明的几件事: (一)本书编著内容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7年1期。]] 笔者撰写本书,是一个老军人、老党员,在发挥余热的旗帜下,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了讲好八一故事,还原南昌起义历史原貌,擦亮八一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尽一点微薄之力。 南昌起义是一个老话题,从起义发生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对它研究。 本书为了不太使人生厌,老调重弹的话,尽量少说; 大家都熟悉的事,尽量少写; 对有些同一件事,笔者看到不一样的说法,笔者又无从考证,按照宁缺勿泛的原则,本书尽量作了回避或模糊的处理。 如,“九江会议”、“南昌起义是谁首倡”等。 (二),关于“八一精神内涵”的论述 “八一精神内涵”,不在本书编著范围内,采取了点到为止的方法处理。 (三)笔者的期盼: 限于笔者水平和所阅读史料有限,本书在事实和观点方面错误是难免的,恳请读者赐教。
三、编著此书,是笔者人生一次信仰的洗礼
研究历史,并不是为了对历史的重现,而是通过分析找到对我们的启示。 南昌起义的史实告诉我们: 追寻和坚守信仰,是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 共产党人为什么选择武装斗争? 先听听毛泽东同志,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上山打游击”的初衷。他说: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金及冲:《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战略对策》,《炎黄春秋》2019年第1期。]] 毛泽东在一次与外宾谈话中还说: “我是一个教书的,教小学的,一不知道马克思,二不知道打仗。这是环境逼使人,不以我的意志办事。”“要感谢我们现在在台湾的那位先生,他让我上山打游击。他到处杀人,城市里头我们待不下去了,没有办法,只好上山”。[[[]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75页。]] 毛泽东的话,道明了中共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原由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逼”!也叫“逼上梁山”。是共产党人为了坚持初心和使命,为了坚守理想和信仰,被敌人逼得无路可走,只有拿起枪杆子! 略举几个鲜明例证: 南昌起义时,贺龙尽管还不是共产党员,但跟党走的人生目标已经确定。在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候,他选择了共产党。 1927年7月23日,当谭平山把南昌暴动决定告诉他,征求他的意见时,贺龙坚定表示: “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 贺龙把一个军的部队交给共产党,为的是什么呢? 1938年,蒋介石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问贺龙: 你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军长不当,去参加共产党的南昌暴动? 贺龙用“政见不同”回击了蒋介石。[[[] 贺捷生:《唯有信仰不灭》,《人民政协报》2015年8月18日。]] 1982年8月12日,彭真接见《贺龙军长》剧组时,揭示了贺龙走上革命道路的秘史: “贺龙同志在北伐战争前当过旅长、师长,当过镇守使,后来为什么能够走上革命的道路?有些人强调了贺老总出身贫苦。我认为不光是出身苦。出身苦仅是一个条件。许多人出身不好为什么走上了革命道路,一些出身贫苦的人为什么却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贺龙同志成为共产主义者,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不仅是出身贫苦和性格,而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贺晓明:《贺龙的1927年》,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版,第176页。]] 1959年1月17日,贺龙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陪同参观的同志请他谈一下来南昌参加起义的经过。贺龙点着已熄灭的雪茄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平静地说: “7月底,汪精卫决定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这时,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就上庐山,要就开到南昌。那时,我主意已定,就是跟着共产走。……我一百个信服共产党,党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这时敌人也用力拉我,送来金条银洋,还许愿让我当安徽省省长。我对他们说:国民党我不入,要入党就参加共产党。”[[[] 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设风云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2页。]] 蒋介石当然不可理解共产党人“闹革命”的初心。 当年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李立山、恽代英、刘伯承、谭平山、郭沫若、徐特立等人,他们当年都是身居要职,高官厚禄,在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白色恐怖的时刻,勇敢站出来,听党指挥,义无反顾来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为的是什么呢? 解放后,曾为南昌起义做过特殊贡献的叶剑英曾对采访人谈过当时的心情: “宁汉分家后,……究竟跟谁走?……我就自己看报纸,关上门,想了几天,什么问题都想到了。我想到自己年轻时立志为国为民做点事,参加革命后当了师长。那时师长每月差不多都有二三万元收入。二三万不少了,10个月就是二三十万,公公道道,做二三年师长就是百万富翁。……如果只是为了个人,跟蒋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 叶剑英定下决心后,立即通电全国反蒋。原四军副军长陈可钰报告蒋介石,蒋介石连头都没抬,他根本不相信……[[[] 尹家民:《南昌起义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陈赓的人生传奇,更是革命前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生动缩影:他的家庭富裕,但当时社会黑暗,国家内忧外患,陈赓从小立志革命,他1922年入党,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黄埔军校时,在一次战斗中,把蒋介石背下火线,救了蒋介石的命。如果他投靠蒋介石,飞黄腾达肯定不成问题,但为了坚守初心,他选择了反蒋的革命道路。 1927年7月27日,他随周恩来从武汉来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在会昌战斗中,负了重伤,他坚持带病随队行动……1932年,他在红军中负重伤,返沪医治,不意被捕,蒋介石亲自劝降,陈赓始终不屈……成为从南昌起义中,走出的一名共和国大将。 老一辈革命前辈为了忠诚初心与使命,听党指挥,勇于献身的政治自觉,是南昌起义爆发的政治基础。 南昌起义,叶挺的部队是起义军的基础力量,他的态度极为重要,面对党的指示,他毫不含糊,表达了对起义的坚定支持。 在第二方面军中,大部分部队都是由老粤军和老四军演变而来的,他们的军事生涯都与这支部队息息相关,如今要他们从这支部队分离出来,跟共产党走,绝非轻而易举,叶挺顶住了各方疑惑与压力,向组织明确表示,坚决执行党的决定,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当时实际情况是,在汪精卫步蒋介石后尘叛变革命后,共产党员叶挺,何去何从,十分引人关注。 叶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具有将军军衔,每月有几百块大洋收入,生活优裕,又是北伐名将,战功卓著。然而,在党的指示面前,叶挺却毅然放弃这一切,义无反顾投身起义之中。 张发奎明确知道叶挺是中共党员,但他与叶挺是同乡、发小,关系极好,认为可以将叶挺争取过来,最低限度也可以让叶挺离开部队…… 据《张发奎口述自传》写道: “那次庐山会议,叶挺、贺龙、蔡廷锴没有出席,因此会没开成。不过,我并不认为共产党会发动叛乱,所以没有先下手逮捕他们,若要逮捕他们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张发奎口述自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7月版,第95页。]] 南昌起义前夕,汪精卫与张发奎密谋,以要叶挺、贺龙参加庐山军事会议为由,相机削去其兵权。其实叶挺、贺龙只要稍微留恋优裕的生活,要么接受张发奎的命令东进参加军阀混战,要么就上庐山交出兵权。但此时叶挺、贺龙对国民党的叛变气愤不已,对局势恶化保持清醒的头脑,早已大局在胸,做好了起义的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