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组图)
2022-05-31 15:05:08
来源:共和国摇篮旅游区
作者:共和国摇篮旅游区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前身。

    1997年9月24日,全国粮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仪式在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隆重举行。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朱长国在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随后粮食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到旧址寻根问祖,追寻先辈的足迹、寻找信仰的力量。

全国粮食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仪式

    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成立。1934年1月24日,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作报告时强调:“为着加强中央政府对于各苏区与全国革命的总领导,必须增设必要的人民委员部如粮食部等。”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报告,增设了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任命陈潭秋为部长。部址设在沙洲坝村的廉太屋。

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旧址

    在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成立之前,粮食工作先后由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央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管理,中央粮食部成立后,中央政府将原属国民经济部所辖的各级粮食调剂局及粮食合作社一并划入粮食部管理。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内设置备荒科、仓库保管科、粮食调剂局、委、地税保管委员会和合作社指导委员会等适合战时粮食工作的机构。

    粮食是后勤保障的基础,以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为代表的粮食组织运筹帷幄,保证了粮食的军需民用,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以及支援革命战争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是在中央苏区号召开展节省运动。1934年5月1日,中央财政人民委员部和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在《红色中华》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机关、革命团体、国家企业成立节省委员会,并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及后方部队同志开展节省运动,支援前线。1934年4月,陈潭秋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了《把节省开展到群众中去》的社论,要求每个人“节省三升米来捐助红军”。

    二是开展征粮借谷运动。中央粮食人民委员部成立后,主要精力投入领导苏区粮食的征收与保管、分配工作。1934年2月2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粮食突击运动的决定》,要求 3月 15 日以前继续开展粮食突击运动,从中央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征粮突击队,到各县帮助工作。据 1934年3月10日统计,全苏区共收到谷子19.8万担,现款64.8万元,有5个县完成了任务,6个县基本完成了任务。

    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出《为紧急动员二十四万担粮食供给红军致各级党部及苏维埃的信》,要求发动群众征集粮食。7月19日,在中央粮食部第一次各省县粮食部长与仓库主任联席会议上,瑞金粮食部就开展秋收粮食借谷运动,首先与兴国开展竞赛。此后,各县粮食部长也相继开展竞赛。最后,根据割禾期和认购数量多少及各县距离分五组竞赛。并推举毛泽东、罗迈、陈潭秋、王首道等领导同志与各省粮食部长为公证人,监督竞赛活动的开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

    1934年7月26日《红色中华》报发表粮食部长陈潭秋《征收和借谷的动员工作》的报告,提出了粮食动员的先决条件和粮食动员的实际办法。文章指出,秋收借谷应注意严厉镇压反革命的破坏;开展反贪污的斗争;使收集、集中、保管、运输和建立仓库等工作,在新的借谷运动前,将旧的借谷运动作一个清楚的结束。

    1934年9月5日,根据各县统计,全苏区秋收粮食征集运动共动员粮食666581担,其中收集人仓470296担。征收土地税谷51412担,红军公谷1199担,中央粮食部如数完成中央政府的粮食征集任务。9月30日,陈潭秋在《斗争》杂志第73期发表的《秋收粮食动员的总结》指出:秋收借谷运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大大超过了预定的计划。各级粮食部在这一时期对于粮食的收集、保管、登记、转账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在于都启动(组图)
·下一篇:无
·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在于都启动(组图)
·气贯长天在今昔——寻访洪栋生烈士英雄事迹纪实
·退役军人在行动 让520更有意义(组图)
·梦回富春,千年一城!(组图)
·弘扬端午文化,喜迎党的二十大(组图)
·裴鸿卫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红五月,我们不曾忘记的历史(组图)
·大安里的列宁小学(组图)
·又新增啦!萍乡夏日必去避暑圣地,快来一起享受“森林浴”吧
·重走红色之路(组图)
江西红色旅游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红色旅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红色旅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红色旅游”。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