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雄镇”、“撑半壁天”、“擎天鳌柱”……昨天,记者登临镇海招宝山威远城,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中,11方记载了明中叶以来宁波经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战争历史的碑刻,已经严重风化,部分碑刻已经字迹难辨,面目全非。
11方碑刻遭严重侵蚀
登上招宝山巅,穿过威远城门,过天王殿,就是通往圆通宝殿的石径,11方明清碑刻就立在一侧。这些明清碑刻大多表层风化,碑刻表面或者基座受到青苔、霉菌的侵蚀,字迹模糊或者发黑,尤其是从西数起的第9号和10号碑,青绿色的霉菌覆盖了碑刻表面的大部分,字迹几乎不可辨认。
据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专家诊断,这些碑刻的病害有好几种:苔藓、蕨类、霉菌、地衣等生物侵蚀在碑刻上留下许多色斑;而表面酥粉剥落和表层片状剥落,表面泛盐,使得纹饰、铭文模糊不清,且越来越严重。
文物专家认为,大气环境和微生物是两大“元凶”,而越来越严重的酸雨也加剧了腐蚀的速度。据了解,碑刻大都由石灰岩雕成,遇到酸雨就会起化学反应,碑刻就会被腐蚀。
碑刻见证历史风云
11方碑各有故事。“海天清晏”碑由钦差督抚都御史苏茂相在明天启二年(1622年)所题;“天开图画”碑由总镇两浙太子少保杜弘域在明崇帧十四年(1641年)春天所题,这些讲的都是倭寇平定后海上的太平景色;清光绪十年(1884年)仲夏,提督浙江全省军务欧阳利见题的“永清四海”碑则宣告了保卫海防的决心。
“保护宝陀寺勒石碑记”碑刻则记述了中法战争镇海战役的情形,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这块碑正是受风化侵蚀最严重的第9号碑。
这些留下了我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御外侮、自强不息的英雄业绩和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人们都不愿意让它们继续受到侵蚀。不少市民在网上呼吁,有关部门应及早保护这些明清碑刻。
保护工程正在筹备
事实上,在两年前,碑刻的病害就已经受到文物部门的注意。镇海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想在碑刻外面装上钢化玻璃罩。
由于这些碑刻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其修缮须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在委托南京博物院制定了招宝山明清碑刻保护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后,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该保护工程立项,但施工方案需再进行完善。
镇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办公室副主任李根员表示,这里还涉及到保护性破坏的问题。其中的化学加固方法会不会对碑刻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在上级文物部门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后,镇海文管会力争把保护工程纳入明年财政预算,明年将能够有实质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