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老区
“湖北省2015年度十佳非遗保护行动”获奖名单
2024-08-28 17:45:40
来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堂纺叠绣”跨境电商走向世界

    神农架林区群艺馆成立合作社,主打刺绣旗袍,自主设计,联合生产加工销售,销售渠道以跨境电商为主要平台,销往全国各旗袍分会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堂纺叠绣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带动当地妇女再就业,2015年产值400万元。

    2、汉剧保护行动

    武汉市汉剧院全方位开展汉剧保护行动:组织名家带徒传艺,联合武汉市艺校招收汉剧学员班;收集、整理、录制汉剧名家的绝技绝活,筹建汉剧博物馆;全年赴工厂、社区、校园、部队巡演200余场,并配以专题讲座;出版汉剧艺术丛书及经典唱段专辑等。

    3、通山木雕传承保护行动

    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拍摄照片2万余张,视频1000多G,整理文字资料10万余字,出版专著《通山木雕》;建立通山木雕传承基地,组织传承人入驻,开展传承工作,现在从事木雕行业的人数已达1000多人;全县建立5个传承工作室,在九宫山建成通山木雕展示厅,免费开放,年参观人数达万余人。

    4、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

    咸丰县文化馆建立省级以上传承人考核机制,与本级补助经费挂钩,调动传承积极性;设立传承基地,举办吊脚楼模型大赛,提高传承队伍的技艺水平,稳定了传承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传承梯队;加强项目的整体宣传和推广,打造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展示厅,出版专著《土家族吊脚楼》。

    5、高校戏曲保护行动

    湖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戏曲知识,拉近戏曲与大学生的距离,凝聚高校内外戏曲爱好者的队伍。开展以戏曲妆容与服饰为主题的“我爱戏曲妆”活动;邀请戏曲名家,举办“湖北地方戏曲系列讲座”;开辟“戏曲角”及“戏曲研习社”等平台,开放湖北大学非遗研究中心阅览室;建立高校戏曲网站,湖北戏曲高校联谊QQ群及微信公众号,创办《高校戏曲简报》,出版专著《荆州花鼓戏传承群体的社会学考察》。

    6、让非遗保护行动走向社会

    红安县文化馆动员社会力量,筹资近四十万元,举办传统祭龙灯会、红安绣活优秀作品评选、七里坪镇民间刺绣技艺暨第二届红安绣活展演赛等;为提高传承人技艺水平,举办红安绣活民间刺绣技艺培训班、组织传承人到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院培训学习等;加强宣传推广,组织红安绣活和大布作品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各类全国性非遗大展等。

    7、武当太乙五行拳传承保护行动

    十堰市武当太乙五行文化研究会组建多层次传承梯队,面向社会开展大范围传承活动:第一梯队为高水平、专业化传承队伍,在竞技体育领域专业化传承推广,通过赛事和活动传播拳种,提高了拳种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第二梯队为丹江口市武当武术展演团,宣传太乙五行文化,推广武当武术;第三梯队为群众体育社会化培训,在群众体育领域进行社会化传承推广,如精英定向传承、社会普及传承、社会公益传承等。

    8、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程

    宜昌市群艺馆借助人大、政协调研平台,市文广新局督办,市非遗中心经过调研形成系列报告,递交市政协作为议案提请市财政支持,报请市政府同意,支持长阳、五峰两县实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工程”。十三五期间对五峰和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的非遗传承人、重点非遗项目和传承基地予以财政支持,每年拨付资金68万元。实施过程中,由市非遗中心指导、县非遗中心监督、传承基地实施操作,接受市级及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检查。

    9、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基地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文联、教育局齐抓共管,凝聚各方合力,联合下发文件,已经建成6个校园传承基地,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传承活动;编写了系列丛书和校园传承读物,变一师为多师,变一徒为多徒,变一技为多能,创新传承模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湖北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其中33处为“国保”单位
·下一篇:《人民日报》看湖北: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开展
·聚焦非遗保护的“潜江现象”——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降低10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宝”会馆喜迎文化盛日 共谱非遗保护传承新篇(组图)
·聚焦非遗保护的“潜江现象”——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降低10岁
·“湖北省2015年度十佳非遗保护行动”获奖名单
·“泰山皮影+”入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事项
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