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来自北京和湖北等地的中国红色文化联盟成员、革命后代林爽爽、张晓龙、段文彦、韦肖毅、刘煜滨、刘晓春、陈人康、李放、严群力、詹晓萍、黄俊友等在黄黎民副主席的带领下,首站来到浠水县三角山,参观红二十八军游击根据地遗址。聆听了陈导介绍了三角山会议简介和高敬亭简介。张晓龙回忆了高敬亭被杀原因和经过。大家又一次学习和重温党史和军史。下午革命家后代到罗田县胜利镇胜利烈士陵园。当地党史专家曾宪华引导参观了纪念馆和瞻仰了烈士纪念碑。胜利镇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结合点、湖北河南和安徽三地革命的策源地,是黄麻起义领袖吴光浩的牺牲地。革命家后代在浠水和罗田两地烈士纪念地默哀致敬、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铜像三鞠躬,表示沉痛悼念和追思,再次重温革命历史,又增加了革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牢记在心。


3月25日上午8:30,大家不顾疲劳,连续寻访,乘车来到开国将军王树声的故乡麻城。大家没有忘记昨天在罗田参观中,王树声将军剿匪的业绩及留在胜利镇的遗址,还听说王树声的女儿王宇红经常来这里追忆父亲。来到麻城,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在鄂豫皖红军发展史陈列馆和王树声纪念馆,大家感到非常震撼。麻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麻城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全境有13.7万多人死于战火,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中,煅造出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等44位共和国将军和126位开国省军级高官。麻城是全中国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10个红军中就有1个是麻城人。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王树声将军,大家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原名王宏信,汉族,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他全家15人、全家32人为革命献出生命。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特别是他1937年只身一人成功突围,沿路乞讨,终于回到党的怀抱,事迹感人。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徐向前元帅在1989年9月还专门为他题写“王树声是大别山的英雄战士”。大家又一次学习革命老将军的革命生涯,感觉中国革命历经艰难,胜利来自不易,要尊重中共党史和军史的严肃性,特别是时间、地点和人物及照片不能错。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三鞠躬,以表达崇高的敬意和不尽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