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拉开了山东抗战的序幕,开启山东八路军抗战元年,这一起义日期并被命名为山东八路军、山东解放军成立纪念日。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八路军旗号,打响中共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树立了中心。 作为起义老战士后代,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5周年来临之际,心潮澎湃,心绪万千,感奋于85年前我们的前辈为抗日救亡、奔赴国难,举行武装起义的壮举;萦怀于父辈们在峥嵘岁月里激情燃烧的革命征程,英勇战斗、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在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时,2017年12月20日至23日,200余后代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山东泰安,举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后代们来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徐向前元帅题写碑名)举行纪念仪式,三鞠躬、敬献花蓝、凭吊先烈、缅怀革命前辈;汇聚于起义誓师旧址四禅寺(大寺),怀着崇敬心情为父辈们竖立名录碑。名录碑竖立在父辈们曾经誓师为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战斗的地方,以让千千万万的后辈能够永远记住抗战老兵、革命前辈的英名,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 2018年9月,记载后代们纪念徂徕山起义80周年活动及部分起义老战士史迹图文资料的纪念册《徂徕山红旗飘——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册》编撰印制完成。纪念册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史料详实、特色鲜明,可谓所见后代举行纪念活动编印纪念册中最上乘的印刷品之作。这一成果既是对徂徕山起义精神的宏扬与传承,同时,也进一步拓展和不断丰富了红色文化资源,做了我们后代想做、应该做、且做好了的一件盛事!而自己有幸参与纪念册的编撰,不仅沉浸于徂徕山起义老战士光辉史迹史料、深受教育与感染,也为后代们永不忘记来时的路,对革命前辈的忠诚与光辉历程的挚着追寻,“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中曾精辟阐明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山东八路军的独特历史地位与深远意义: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基本上没有在山东建立过一支红色武装,也没有成立红色政权,更谈不上创建革命根据地。但是在抗战期间,中共建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无论在总人口、党员、军队数量,还是歼敌人数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在山东发展起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成为抗战胜利后解放军的最大主力部队。" (摘自金冲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独特历程》,《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31日 )第11版)。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猖狂入侵,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候,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我们的父辈毅然踏上抗日救国之路,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以及山东十大抗日武装起义建立的抗日武装,汇入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转战泰沂山区,为坚持山东抗战立下不朽战功,在山东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这些山东八路军、子弟兵后来成长为优秀的抗日将士,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鲜血和生命,唤起人民加入到抗战行列和人民解放战争,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消灭国民党八百万军队,迎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建立新中国。 八十五年前,我的祖父邢光楣送子抗日,我父亲邢西彬、伯父邢铁民一同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也从此踏上革命征程。
2017年12月20日至23日,后代们举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于田家林留影。
2017年后代们在徂徕山起义誓师旧址四禅寺(大寺)为父辈们竖立起名录碑。
父亲邢西彬、伯父邢铁民刻名于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名录碑。
2017年12月23日,后代们来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磨山峪旧址(原中共山东省委磨山峪抗战旧址)举行革命文物、出版物捐赠仪式,向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丁兆村馆长捐赠父亲邢西彬《我从泰山来——参加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2007年印制)。
2019年1月,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丁兆村馆长专程来汉探望徂徕山起义老战士邢西彬与夫人王雯。
2018年9月,记载后代们纪念徂徕山起义80周年活动及部分起义老战士史迹图文资料的纪念册《徂徕山红旗飘——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册》编撰印制完成。
1987年1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纪念活动,众多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齐聚山东泰参加纪念活动,大合影。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山东泰安岱岳区政协宗文先生根据我的一篇关于徂徕山起义博文的线索,辗转找到北集坡街邢家寨村,找到我三叔邢西彥访谈,并结合我整理的部分史料撰写了《抗战一家人》口述历史专文: “当时在泰安城南篦子店为社会教育实验区主任公开身份的于一川同志(时任中共泰安县委宣传部长)以此为掩护,实际做的是党的工作。于一川同志的工作地离邢光楣家只有半华里。这时,还有孙镜秋、唐寒涛两位共产党员在邢家寨村做小学教员,实际也是一种掩护。在这样的环境中,邢光楣也成为中共党员,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于是,于一川、孙镜秋、唐寒涛等同志就经常在邢光楣家里开会,研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事。邢光楣担负通讯联络、警戒和烧水做饭等工作。 在于一川、孙镜秋、唐寒涛三位老师的影响与带领下,1937年8月,邢光楣大儿子邢铁民与村内十几个青年参加了党领导的泰安人民抗敌自卫团,1937年11月间,泰安人民抗敌自卫团就上了徂徕山,待机起义。起义后,邢铁民编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一中队,武中奇任班长,邢铁民后作为四支队政委林浩的警卫员,邢光楣二儿子邢西彬也跟随于一川(离休前任浙江省监察委员会书记)上了徂徕山,也被编在一中队,后作为四支队二团三营教导员于一川的通讯员。 邢西彥口述:大哥邢铁民给林浩政委干勤务员……俺大哥陪洪涛(四支队司令员)从鲁西到鲁东,路过村里到家来过一趟,俺娘赶紧给他俩煮了只鸡,吃了就走了。俺家里有干八路的,他们(洪涛)放心。俺大哥打仗打得这里一个疤瘌、那里一块炮弹皮(四次负伤),没牺牲了就算万幸。 以后呢,大哥跟着林浩打了泰安城、打了济南城。打完济南城后,俺大哥回来住到泰安城东十来里地的曲阜店,他跟通信员骑着马回家吃了顿饭,打那再没回过老家。以后于一川干到了杭州市委书记,他来我们家看望过一回,陪同的是泰安县金县长,回民县长,公社书记尚彦栋和管区书记,看望了俺大(父亲)和俺娘。 由于两个儿子参加了抗日和革命,邢光楣便受到敌伪势力的迫害,曾被抓去受刑。为了避开敌伪势力,邢光楣便常常外出躲藏,于桥洞下天寒地冻中染上支气管病,伴随他了一生,每到冬季便咳嗽不止。新中国成立以后,邢光楣不时到上海、南京大儿子邢铁民家、到武汉二儿子邢西彬家小住。 邢光楣的父亲是中医郎中,在乡里为乡亲医病济困,在乡里颇有口碑。邢光楣继承了家族的好传统,老伴孙谭英和颜慈目,两老受到乡亲们称颂。邢光楣的三儿子邢锡彦新中国担任邢家寨大队(村)党支部书记几十年,为村里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付出了辛勤努力。卸任后,邢锡彥的二儿子邢紹群又担任村委会主任多年。邢光楣的四儿子邢宣兵1962年大学毕业参军,任河南商丘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转业地方后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任上退休。 邢光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投身抗日活动,做党的地下交通员,并毅然决然送两个儿子参加了八路军。邢光楣一生既承袭了乡绅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更是建树了一个具有抗战及革命精神的红色家族……”
共产党员、党的地下交通员,我的祖父邢光楣
祖父邢光楣
祖母孙譚英
我的父亲邢西彬(1925—),是唯一健在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 据封振武在《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回忆》中关于四支队打日寇第一仗“寺岭战斗”中记载:“唯独一个叫邢西彬的,才十四、五岁(注:时年13岁),个头不高,枪都背不起,他哭着嚷着非去不可,赵杰(注:四支队副司令员)同志只好允许,让他当通讯员。”(见1985年版《徂徕山起义》)。 1985年版《徂徕山起义》、《徂徕山起义有关史实的订正和核实》一篇中当年凤凰庄“庄长”、78岁的梁振汉说:“腊月下雪时,部队到寺岭截鬼子,有个杨(桂芳)班长(莱芜许小洼人)挂了彩,在这村抢救了一宿,牺牲了。那时我当庄长,我负责用棺材装殓的,他家里来人起走的”。这段记载表明,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所打第一仗寺岭伏击战牺牲的烈士杨桂芳没有当即牺牲,而是“挂了彩”负重伤、当晚在凤凰庄“抢救了一宿”、第二天牺牲的……这是自己唯一所见的此史迹的文字记载。而据父亲回忆,当年(时年13岁)他在一个寺庙里、在杨(桂芳)班长身边照护了一夜…… 父亲2018年8月在接受山东莒南县委党史征集办公室、莒南县广播电视台专程来汉访谈、以及2019年3月接受山东广播电视台文献纪录片《红色记忆—山东十大抗日武装起义》(暂名)摄制组专程来武汉访谈时都叙述了这一史实。还可以佐证的是,听母亲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祖母来武汉时曾对我母亲讲了我父亲当年参加徂徕山起义四支队、在队伍上曾照护负重伤的杨班长的事,刻进我脑子里。 据于一川在《徂徕山起义前后》(1985年版《徂徕山起义》)回忆文章中叙述:“我从蓖子店带出来一个年仅14岁的小学生邢西彬,登上山顶,放瞭望哨,这时大家心里有些嘀咕,’只有这么两条半枪,怎么办呢?’可巧,真是福从天上来!下午三点时分,邢西彬从山顶上跑步下来报告:’有几个扛枪的爬上山来了’ ,他顺手指向山峦 的一边,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他指的方向,果然,发现有几个大兵顺着山坡向山顶爬呢,不一会儿他们也发现了我们,个个紧握手中枪,做卧倒姿势,眼睛紧盯着我们。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林浩同志迅速作出判断:’散兵游勇’,大概是脱离部队来这里另找出路的,这时武中奇同志伸开两臂(表示手无寸铁),往山下走去,边喊话:’弟兄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要开枪’,五个全副武装的大兵迟疑地慢慢站起来,经过武中奇一番解释工作,他们跟着走上山来。洪涛同志看到五个全副武装的大兵到来非常高兴,立刻把他们引到自己身边做思想工作”。这就是“五大兵”参加四支队的史迹。 由于父亲当时年龄小,对这些已没有记忆,父亲在其《我从泰山来——参加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文集(2007年印制)《抗日烽火中的大众日报印刷厂》一文中曾回忆他参加徂徕山起义四支队后任二团三营教导员于一川的通讯员,那个时候经常夜行军,父亲就在背包上系一条白毛巾,于一川高度近视,就跟着白毛巾走。 父亲邢西彬也是1939年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时65位老战士之一,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1938年6月,于一川同志已受命负责筹建省委印刷所,于一川带领我父亲邢西彬等十余人在蒙阴县蒙山顶天麻场一个破庙里创办了省委印刷所,为省委印刷文件等。1938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此时已扩大成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迁至沂水县九区岸堤村。印刷所也奉命于8月从蒙山天麻场破庙里迁到了沂水岸堤村北边几华里的小峪庄。印刷所在这里印刷了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1938年11月,印刷所从小峪庄迁到沂水县四区王庄附近的云头峪(时为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迁来云头峪后,印刷设备又有了新的增添,人员也增加到30余人,印刷所并改名为印刷厂,于一川同志任厂长,父亲邢西彬在做于一川通讯员的同时,也兼做翻字模、排字工作。经过积极筹备,印刷厂基本具备了印刷《大众日报》的条件,《大众日报》1939年1月1日正式创刊印行。 1945年11月,父亲邢西彬受《大众日报》社委派,率领一批铅印技术人员支援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报印刷厂,任厂长。1948年2月父亲随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学校南下,1948年6月于河南濮阳编入华东野战军中原支队南下中原,1948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印刷厂副厂长。淮海战役期间,《中原日报》每天印刷一版《号外》送往淮海战役前线。1949年5月父亲率《中原日报》印刷厂50余人南下接管武汉国民党印刷业,创建新政权印刷工业——父亲邢西彬任华中(中南)新华印刷厂(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前身)厂长…… 1958年,父亲邢西彬参与武汉电影制片厂组建,任武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61年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家喻户晓。父亲后任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领导发掘2400年前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战国编钟,蜚声国内外。父亲在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任上离职休养,2011年6月享受副省部长级(医疗)待遇。
父亲邢西彬八路军照
1947年父亲邢西彬(后右三)与中共滨海区党委宣传部门及《滨海农村》报社战友留影。
1949年12月父母于武汉留影。
伯父邢铁民八路军照
伯父解放军照
我的伯父邢铁民(1917—2004),20岁时曾在青岛做工,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8月伯父毅然从青岛回到老家,参加党领导的泰安抗敌自卫团,1938年1月1日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同年3月入党,时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政委林浩的警卫员,后历任班长、副连长、连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参谋训练队学员,山东滨海军区海赣独立营作战教育参谋,独立第五团三营营长,滨海警卫十旅二十团营长,三团作战教育参谋,华东野战军三纵九师二十七团二营营长,师教导队队长,二十二军六十六师一九八团参谋长,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上海江湾场站站长、空军12师副师长、空四军后勤部长、南京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副军级待遇。 伯父邢铁民作为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斗员和指挥员,在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天井峪、方下燕、王许、旺夫山、淄博路破袭、鲁中反“扫荡”等战斗战役。 解放战争中,伯父邢铁民随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九师——第三野战军第22军66师198团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及泊儿镇、莱芜、鲁南、济宁、开封、赣榆、杞睢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奋不顾身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任金塘岛主攻团副团长。 伯父邢铁民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先后四次负伤,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
伯父邢铁民授衔照
大舅王纪昌解放军照
我的大舅王纪昌(1925—2013),山东莒南前良店村人,1941年2月参加革命,进入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历任:鲁中军区1分区无线电报务员,山东军区三师无线电报务员,抗日战争胜利,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电台队长 ,解放战争中,随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四野战军第40军119师(通讯科科长)参加辽沈战役(主攻锦州,会战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后入朝参战。参加抗美援朝第二、第三次战役。1953年从朝鲜参战回国后,在张家口通讯学校学习,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后进入解放军石家庄通讯学校学习,结业后进入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任教导团参谋长、61团团长——解放军现代电子对抗战的初始雏形;文化大革命期间,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第一通信总站副主任兼参谋长,直接为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服务,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69年,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工程学院(1986年定名为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训练部部长、副校长;1978年任解放军武汉通信学院副院长,1984年任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正军级)。
在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伯父邢铁民、大舅王纪昌分别作为人民解放军非常具有战斗力主力部队的一员,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华南大追歼,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依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为新中国最后一战,分别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与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这既是党、共和国、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也是家族的一份荣耀。
在我年轻时 ,记忆中,父亲曾经多次提及徂徕山起义,但是因为自己忙于学习、工作、生活,似乎对父亲的提及并不在意,也根本不了解父亲母亲的革命履历,但是,潜意识中深感如果一生未曾回到祖籍地、没有去看一看父亲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当是对父亲的不恭。于是,2006年我携儿子第一次回山东泰安老家,作了一次“寻根之旅”、红色之旅。 “中华泰山、天下泰安”曾是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旅游宣传广告语,每听及此,胸中都会翻涌一股豪情——因祖籍身为泰安人。 “中华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巍峨雄伟,浸润千年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天下泰安”一语双关,道出“国泰民安”的意味!泰山名胜古迹既是风景旅游区,泰山脚下的泰安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两代人因父辈(祖辈)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大潮中离土、离乡而随之生活在非祖籍地的某座城市、一个全新的环境、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久而久之,这一两代人对于父辈(祖辈)与故土的血脉相连、那份亲情和割舍不了的眷念竟也会漠然、不以为然。然而,生生不息的人类繁衍,民族乃至家族情感的维系与传承,怎能不以宗亲、传统、文化、民俗为媒介与载体,而这就是“根”,要“留住乡愁”。 正是基于此,同时深受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精神伟力的感召,2006年儿子暑假期间我执意携儿子第一次回到山东泰安老家,挚著地进行和完成了一次老家行——之“登泰山”、之“红色之旅”、之“寻根问祖”,与老家家人于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凭吊……
2006年,与老家家人于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凭吊……
三叔邢锡彥(1927—),新中国担任邢家寨大队(村)党支部书记几十年,为村里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付出了辛勤努力。2015年泰安岱岳区政协宗文先生访谈,他生动口述了我父亲、我伯父参加徂徕山起义后我祖父邢光楣所受敌伪迫害的情形。
祖籍泰安邢家寨老宅,1937年,于一川、孙镜秋、唐寒涛等同志就经常在邢光楣家里开会,研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事。
回到祖籍地,第一次见到老家的老宅,那是一个砖混结构的百年老宅,那是我的曾祖父作为乡村朗中,为乡民医病济困,同时也建了一份家业造下了这座砖屋祖宅,现在来看当是颇具价值的乡土传统民居,2006年时我曾用相机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几乎将祖屋拍了个遍,当时就曾想这个祖宅要是能长期保留下来、今后做一个村史室该多好,具有双重意义,既保护了传统民居(保护了文物建筑),又充分利用,开辟为村史室,为邢家寨村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出一份力。遗憾的是,当2017年再回到邢家寨时,此老宅已不复存在了,根本上说还是乡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加以保护,也有国家关于宅基地政策不完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一度只是建设新农舍,而不是连同传统民居、聚落、环境历史风貌一同保护…… 所以,自2006年那次回祖籍蒙发的想法,在2017年12月回泰安参加后代们组织开展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后代们在徂徕山起义革命旧址大寺(四禅寺)竖立起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老战士名录碑,受此启发,而蒙生在邢家寨村开辟一个邢家寨抗战纪念室的想法与动议,因为抗日战争时期邢家寨出去参加革命的人也是很多的,邢铁民、邢西彬兄弟,邢坚英,朱凤林(赵杰副司令员警卫员),邢耀东(邢锡昌,烈士),邢锡君、邢锡臣兄弟,邢锡洪,贾振东...... 于是,2018年以来陆续作了一些资料准备工作,九十多岁高龄的父亲也题写了“邢家寨抗战纪念室”匾额及几幅纪念书法 。尽管由于一些资料收集比较困难,邢家寨抗战纪念室展板陈列展览内容比较多的还是祖父邢光楣、伯父邢铁民、父亲邢西彬的革命史迹,以及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片段资料, 以作为大的历史时代背景,再选择部分近几年徂徕山起义纪念活动的图片资料,拉大了时代(时空)跨度,彰显了徂徕山起义精神和祖辈父辈抗战、几代人追寻革命的足迹与崇高思想行为。 本想依靠基层政权组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村委会党组织做这件事,但是还得靠自己提供相关的史迹史料,只有自己亲力亲为了,整理资料,拟出陈展提纲、撰写前言、各展板内容、图文分布及每一展板的图片文字…… 此事的促成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三叔邢锡彦(人民公社时代几十年担任生产大队长)的二儿子邢绍群(堂弟)2021年4月以66岁的年龄再度出任邢家寨村书记、村主任(代理近一年后正式选举产生),邢绍群正式到任后,即在扩建的村委会办公用房中专门辟出一间设立邢家寨抗战纪念室,而致这一动议终得以实现,此并非为家族树碑立传,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党献上的一份红色礼物……
2018年父亲邢西彬为邢家寨抗战纪念室题写匾额
中共邢家寨村支部委员会 、邢 家 寨 村 村委会在《邢家寨抗战纪念室》陈列展览《前 言》(代拟)中写到: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发动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 邢家寨村邢铁民、邢西彬、邢坚英等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参加起义部队后邢铁民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林浩(后为政委)的警卫员,邢西彬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四支队二团三营教导员于一川的通讯员。1937年,时任中共泰安县委宣传部长的于一川以当时泰安城南篦子店社会教育实验区主任的公开身份,以此为掩护进行党的工作,还有孙镜秋、唐寒涛两位共产党员在邢家寨村小学任教员。邢铁民、邢西彬的父亲邢光楣是中共党员,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于一川他们经常在邢光楣家中开会,研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事。在于一川、孙镜秋、唐寒涛的带领下,邢家寨村邢铁民、邢西彬、邢坚英等青年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及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 抗日战争时期邢家寨出去参加革命的人很多,邢铁民、邢西彬兄弟,朱凤林(赵杰副司令员警卫员),邢耀东(邢锡昌,烈士),邢锡君、邢锡臣兄弟,贾振东...... 八十多年前抗日烽火中徂徕山武装起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实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党中央要求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此,特开设邢家寨抗战纪念室,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共邢家寨村 支部委员会 邢 家 寨 村 村委会 二0二一年七月一日
《邢家寨抗战纪念室》陈列展览
2018年1月父亲题写:把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精神发扬好传承好!
2019年3月父亲接受山东广播电视台文献纪录片《红色记忆—山东十大抗日武装起义》(暂名)摄制组访谈。
2019年3月,父亲为山东广播电视台摄制组题写纪念条幅:“山东十大抗日武装起义摄制组 抗日救亡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振兴中华”,山东广播电视台邵波主任、胡媛记者接受赠予。
2018年9月,将父亲题写徂徕山起义精神的条幅:“徂徕山起义精神 不畏强敌,敢于担当,矢志为民 英勇斗争”赠送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丁兆村馆长。
徂徕山起义精神 “不畏强敌,敢于担当,矢志为民 英勇斗争”就是山东父老乡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畏强敌 、英勇斗争、流血牺牲、作出巨大贡献的深刻写照。 据资料载:从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走向全国战场的部队(亦有红军部队的老底子)有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22军(华东野战军3纵)、27军(华野9纵)、28军(华野10纵)、31军(华野13纵)、32军(新编第5师、第6师)、33军(山东兵团渤海纵队)、35军(山东军区鲁中南纵队)、38军(东北野战军1纵)、40军(东野3纵)、41军(东野4纵)、43军(东野6纵)12个军……这些山东子弟兵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1年,观看电视连续剧《大决战》,这是最近年代影视剧创作生产摄制的表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大决战题材的鸿篇巨制,片尾曲《寸心》听来真是撼人心魄,尤其能令人们懂得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烈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今天的“每一寸土 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 都以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 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留下一页不朽千古……”真是荡气回肠!亦令人沧然泪下!我们的父辈就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秉持徂徕山起义英勇斗争精神踏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征程,迎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每一寸土都有他们奔赴,每一寸天他们都以生死来守护,他们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而留下一页不朽千古!他们的抗战与革命精神力量让我们后代永远受到激励与鼓舞,永远感奋与萦怀!
1997年,父亲探望革命领路人于一川、沈香葆夫妇于杭州西湖留影。
1983年父亲与《大众日报》第一任总编辑、第二、三任社长匡亚民(原南京大学校长)于武汉东湖留影。
2015年9月2日,父母同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2019年9月父母同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1年6月,父母同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父亲在党83年,母亲在党75年)。
2018年9月17日父母喜读《徂徕山红旗飘——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80周年纪念册》(起义者后代“徂徕山红旗飘”组委会、编委会编印)。
2021年12月,山东老战士广场——山东老战士纪念馆建成开馆,在纪念馆二楼第四展区《北上 南下 开辟新区》“南下,多批次山东干部随解放大军南下”展陈父亲邢西彬、母亲王雯1948年由山东南下中原的事迹。
2022年8月31日父亲于病房阅看山东老战士广场——“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刻名证书,父亲邢西彬刻名于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第31排第118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