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阶段失利后,闽西苏区一面调东江红十一军第48团入闽参战,一面动员新十二军与各县武装加紧反“围剿”的准备。1931年1月,东江红48团与红军新十二军101团在永定赤卫队和溪南、湖雷群众配合下,向盘踞在永定县城的孔月阶、陈荣光、罗介人等所部发起进攻,攻克了县城。2月,红军新十二军由上杭古蛟地区出击,在湖邦、石牌前与49师292团激战,歼其大部,残敌败退回龙岩城。接着,坎市、船巷、白土等处赤卫队也先后向敌人反攻,迫使坎市一带敌军撤走,白土的民团向赤卫队投诚。至此,国民党对闽西苏区第一次“围剿”不得不暂时收场。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1931年2月,蒋介石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20万兵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的率领下,红一方面军主力从宁都、广昌、石城地区移至东固附近地区隐蔽集结,待机歼敌。5月13日,敌第5路军王金钰部1个师自富田向东固进犯。红一方面军抓住战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向敌军发起突然进攻,经两天激战,歼敌大部。接着,乘胜自西向东横扫,红军先后在东固、广昌直到福建建宁,连打五个胜仗,横扫700华里,歼敌3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
在闽西战场,福建的张贞第49师与广东的香翰屏第62师分别向闽西苏区推进。
1931年2月27日,中共闽粤赣边特委召开常委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闽粤赣党“巩固并发展闽粤赣苏维埃的政权,冲破帝国主义军阀团匪的‘围剿’” ④的任务。4月间,红军新十二军与永定县2000多名赤卫队、少先队、地方武装配合作战,先后两次反攻坎市。4月中旬,长汀动员1000多名警卫连、赤卫队等地方武装配合新十二军进攻温坊团匪。上杭也动员了许多青年武装配合新十二军攻打北四区。
5月21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提出“巩固闽西现在的苏区红军,恢复失去的苏区,与各地斗争配合起来,冲破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第二次的围攻”和扩红的任务。⑤仅在五月扩大红军运动中,扩红人数就超过了700人的原定计划,达到900人。⑥
5月下旬,张贞49师于加紧了向闽西苏区的进攻,造成闽西局势相当严重。⑦但5月31日,国民党军在江西直至福建建宁主要战场全线溃退,因此,向闽西苏区进攻的张贞和香翰屏部遂成惊弓之鸟,加上闽西苏区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与反击,张贞部被迫陆续向龙岩、漳州方面撤退,进占杭永边丰稔市的香翰屏部,也于6月21日撤回峰市。⑧
根据临时总前委的命令,6月16日,新十二军攻克汀州,守敌卢新铭部败走童坊。6月18日,卢新铭重占汀州,第二天即被红军再次击败,只得向蔡坊、丘坊、刘源一带溃退。⑨
6月下旬,红一军团的红十二军奉临时总前委的命令由赣入闽至长汀、宁化一线。6月27日攻取宁化县城。7月1日攻占长汀,卢新铭部受到沉重的打击后由汀逃往连城,然后再逃往永安的小陶。
至此,闽西苏区虽然在东面丧失了龙岩、永定边境的一部分乡村,但在北部却扩展到宁化、清流一带。国民党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又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1931年6月,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军队30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蒋介石以其嫡系部队5个师10万人为“围剿”军主力,采取“长驱直入”的战术,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然后再分区“清剿”。此时,红一方面军仅3万余人,毛泽东、朱德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巧妙歼敌5万左右,粉碎了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三次“围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