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三个女儿小燕妮、劳拉和爱琳娜(1864年5月)
编者按:近期,重庆出版集团、中央编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新版《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系列图书,为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开掘了一条新的路径。
新版《画传》为我们提供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外的一根新“拐杖”。一幅幅精美的、承载着历史事件的珍贵美术作品被囊括其中,在这些珍贵的史料面前,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伟人们所遭遇的现实的和理论的困惑与问题。
同时,新版《画传》精彩呈现了三位伟人在面对资产阶级理论家们的思想围剿、理论批驳的真实场面,尤其是伟人们在面对自己思想被误读时的愤怒与不安。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呕心沥血的查阅、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材料,翻阅人类学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全身心的投入到《资本论》手稿的整理中;列宁在流亡和流放动荡年代,依然研究俄国的局势,思考其复兴的道路……这一切都以画传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时候,不加修饰地、客观地塑造了三位伟人的人生事迹、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孙琳 整理)

左:19世纪30年代燕妮的画像。右:马克思在刻苦学习(素描)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左)和1875年的马克思(右)

左:19岁的恩格斯。右:在伦敦时的恩格斯。

星期日聚会(素描)袁广作。恩格斯十分好客,他的家经常是朋友们星期日聚会的地方。

19世纪70年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素描)茹科夫

简朴的葬仪(丙烯画)何孔德作。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仪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他被安葬在夫人燕妮·马克思的墓穴旁。遵照逝者遗愿,葬仪非常简朴,除亲属外,只有几位老朋友参加。

新版《马克思画传》及《恩格斯画传》图书

少年时代的列宁(中国画)高莽作品

左:列宁画像(蒋兆和创作)、右:新版《列宁画传》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