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无尽的故事。雷烨烈士镜头下的《鱼水情深》,以其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抗战时期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多年来,照片的拍摄地点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而最近,一场跨越时空的追寻之旅终于有了答案。
一切的缘起,来自雷烨烈士的外甥女项碧英。怀着对舅舅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她萌生了寻找《鱼水情深》拍摄地点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唐山冀东烈士陵园纪念馆刘力勤,唐山公益摄影师戚辉等文史专家的积极响应,一场充满挑战的探索就此展开。
历史资料标注,这张珍贵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迁西县钓鱼崖村。然而,当专家们带着照片实地考察时,眼前的山形地貌与照片中的景象大相径庭。为了揭开真相,我县三位热爱红色文化的同志主动请缨,前往现场进行细致观察与拍摄比对。他们走遍周边每一处角落,从不同角度拍摄照片,将实地景象与老照片进行逐帧分析。经过严谨的考证,他们将结果上报专家组。
经过专家组反复研究与验证,最终确定照片的拍摄地点为滦河段迁西县原北团汀村。令人惋惜的是,随着大黑汀水库的修建,北团汀村早已淹没在碧波之下。如今,想要还原拍摄场景,只能选择在南团汀村水库河边。由于水库水位变化,现在的拍摄角度比当年雷烨拍摄时要高一些,但照片中那标志性的石门山,依然清晰可辨,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当确认拍摄地点的那一刻,所有参与追寻的人都激动不已。这不仅是对一张照片拍摄地的确认,更是对一段红色历史的致敬与传承。可以预见,若在此地制作纪念标志,这里必将成为新的红色文化打卡点,吸引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感受那段“鱼水情深”的峥嵘岁月。
这段追寻之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研究者的执着与坚守,也让我们明白,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都藏着值得被铭记的故事。《鱼水情深》拍摄地的成功找寻,让历史的记忆更加鲜活,也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照片比对情况



上图为拍摄地周围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