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下村农民黄春生研制的“冀棉二号”优良品种享誉全国,县里破格录用他为国家干部;打破非党人士不任正职的常规,德才兼备的作家贾大山被任命为县文化局局长;曾被错扣过“现行反革命”帽子的工程师郝月普来到正定,县里破例为他上户口、接工龄、上浮工资,不到半年他就引来了11个项目……
一部正定“人才经”,创出发展翻番路——1984年,全县10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8亿多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
1985年5月,习近平离开正定。但“人才九条”带来的发酵效应,在他离开后多年仍持续释放——
习近平“喊”出来的武宝信,成为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品牌“大宝”的创始人;
生产爽脚粉的蓓蕾日化厂走出了包括高级工程师在内的17名人才,把先进技术带到全国各地;
小马村送到西北大学培养的20名青年,学成归来后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专家组”;
习近平当年亲自写信邀请回乡的河北农大正定籍学生,此后大都在农林畜领域独当一面,他们中有的成为县首席小麦专家,有的成为省农业厅总兽医师,还有的成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外地考察团慕名到正定参观,他们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在正定,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处处都在改革。
“改革是中华民族的意愿,是中国社会的‘大趋势’,个人不必故作惊人之举。”1984年底,习近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杂志采访时说,“我从不言必称改革,只是想扎扎实实做几件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