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
九十五年前的今天,1928年1月23日,是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在湖南宜章县的军事重镇黄沙堡,朱德、陈毅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余部智取宜章拉开湘南起义序幕后,配合中共碕石村特支书记彭晒指挥的宜章黄沙区农民大军,与守城反动顽敌浴血恶战撕杀,强攻下了这座坚固城池。
古堡阅尽世间沧桑,岁月妆彩浓重。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及战火侵袭,高大的城墙似乎将倾,城楼渐成危楼,大部分建筑已遭损毁。走进古堡,走在青石板路上,感觉仿佛穿越回五六百年前的大明时光,恍惚犹见古堡内巡逻的官兵全副武装地呐喊着奔向战场,城楼上激战正酣,城脚下战马嘶鸣;天昏地暗间雷霆般的撕杀鏖战过后,天空重现晴日,堡内恢复宁静,官兵又变成居民,和家眷一起在城堡内外耕田劳作……
黄沙堡城,湘南起义革命纪念重地,曾经的屯兵戍卫要塞重镇,乡公所所在地,繁华权威中心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红色电影拍摄地,现已由喧嚣归于沉寂,作为宜章人文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成为风云历史最后的怀古地,那门那墙那牌坊也许终有一日会终因不堪历史重负而大多轰然倒下。
古堡片片斑驳青瓦留下岁月痕迹,诉说令人唏嘘的过往,静谧中浮现金戈铁马掠影,仿佛把人们带到鼓角铮鸣的古战场。断壁残垣,疮痍满目,倚栏远眺,物是人非,遥想当年,天地悠悠,无尽苍凉,膽仰凭吊之思绵绵而起……
束发读诗书 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 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 谁知热血在山林
宜章三堡一一栗源堡、笆篱堡、黄沙堡。
宜章三堡是郴州古城堡的经典代表,分布在从广东连州大路边镇到宜章县的湘粤古道旁边。
红军时期的朱德
宜章三堡饱受战火洗礼。大革命时期,这里还发生过震憾人心的革命故事。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部在宜章举行年关暴动,国民党保安队长邝镜明率残部逃窜到黄沙堡。
红军时期的陈毅
1928年1月23日(大年初一),朱德、陈毅指挥工农革命军,协助农军强攻黄沙堡,后又在岩泉、栗源堡、长冈岭、广东坪石全歼国民党军许克祥部六个团,创下我军历史上有名的“坪石大捷”。
湖南省行政区划图
郴州市,别称“福城”,湖南省辖地级市。“郴”字,意为林中之邑。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发展福地。
郴州位于华中地区,湖南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接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郴州市行政区划图
宜章位于湖南省的最南面,又是郴州市名副其实之“南大门”,自古为“楚粤孔道”,宜章三堡系湘粤边界上军事要冲。
107国道傍栗源堡城墙旁而过,从笆篱堡、黄沙堡中间穿越,一路南行到广东。
“堡连堡,三十五(里)”,宜章三座城堡呈“品”字形分布在宜章县的西南部,如三足鼎立,扼湘粤孔道之咽喉,为湖南“南大门”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三大古城堡当时都是重要军事要塞设施。明洪武年间,宜章、临武两地的西、莽二山匪患猖獗,人数众多,常出没村寨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宜章官府也无可奈何,朝廷常闻警头痛。为抚百姓,使民安居乐业,朝廷从茶陵、攸县抽调数百官兵长期驻守宜章,以清剿、镇压匪患,并允许带兵官长携带家眷随行。于是便筑有栗源堡、黄沙堡、笆篱堡,屯田亦军亦民,战时从军,闲时耕田。
栗源堡,用以防范湘粤交界之处广东境内的梅辽二洞造反。
笆篱堡,用来镇压西山(临武)莽山的土匪作乱。
黄沙堡,用作严防广东连州的八排(瑶族)起义。
清《嘉庆郴州总志》记载三堡建置源流:
“栗源堡,在县南四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广东连州长塘马毡土寇出糍粑岭、罗阳洞,行劫滋扰,十七都耆民李克安入都告发,始调茶陵卫官军七百余名来戍,立黄沙堡,把截长塘马毡笠头洞贼路。又立栗源堡,把截广东西山梅花遼水罗阳洞迳口贼路。一说洪武十一年,百户廖武陈德奉调来宜,永乐九年,梅遼土寇滋扰,统领军旗八百户防御隘口,寇平,因请旨建立堡城。”
栗源堡占地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东西北三城门及大部分城墙已毁,城墙断断续续仅存约700余米,高4米的斑驳青砖墙体还分布有火铳口。
“笆篱堡,在县南七十里,(湖南通志)当黄沙栗源二堡之中,三堡屯田,此为最要,永乐间调郴州所千户一员、百户一员,防守莽山峝口,有城。”
笆篱堡北城门
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的笆篱堡,占地面积约32000余平方米,保存有大量的清代古民居,青石巷道宽阔平整,四通八达。西门、南门均已倒塌,东门有些损坏,只有北门保存完好。现北门通高5.8米,宽4.6米,硬山顶,小青瓦,石门枋,石门高2.6米,宽1.5米。
“黄沙堡,在县西南九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广东连州境长塘马毡贼劫掠笠头洞,始调茶陵卫百户朱铭程宁蔡荣带军兵来戍,筑城屯田兼防西莽二山猺峝,永乐间,调茶陵卫百户三员防守西山峝口,有城。(湖南通志)自县南门外过南卡塘汛,分东南西三路,路通三堡,堡各有城,相距各三十里,为控扼沿边之所。笆篱堡设把总一员,余各有弁兵防守。”
黄沙古堡位于宜章县黄沙镇堡城村,于“宜章三堡”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
黄沙堡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因古代黄土飞扬而得名,而堡城村则因这座城堡而得名。城墙高4.25米,厚4.5米,周长812米,围城占地面积约35600余平方米,略呈四方形,民间有“穿城一里半,围墙三里三”之说。
城堡依山而建,座南朝北,青砖砌筑,气势雄伟,异常坚固,易守难攻。
黄沙堡内有13块修建改造堡城宗庙建筑、禁事碑刻,其中清康熙四十年(1700)的《奉院司道宪禁革碑》由于立于北门下,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碑记载了宜章三堡的屯丁周、谭、欧等10多人,因为堡民遭受驻防官兵的违禁勒索而层层上告,从州到省到京城,历时四五年,终于得到了政府的查实和批复,打赢了官司。
宜章三堡的堡民不用国家支付养兵费用,还是享有一些特权的,如不纳税。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他们变得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还遭到官兵勒索。当他们耗时耗力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后,特意立下此碑,告诉后人记住此事,同时也提醒官兵,不要忘了他们的来历,忘了三堡曾经有过的特殊历史。
黄沙堡城四门各配以厚重的杂木门,里面插上圆木横栓,牢固无比。三座城门和两座城楼以及东、南、北三面城墙都还保存完好,现西门已毁,西面一小段城墙倒塌。
南北二门均筑有城楼,南楼高8米余,北楼高近10米。城楼设有观察孔和枪眼,城墙还保留有城垛。
东西两闸,宽约1米,高不足2米,勉强够1人走过。短短3米间竟设两道闸栏,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堡城南北两门,“南为镇南门,高七尺五寸,广六尺二寸;北为朝天门,高八尺二寸,广七尺”。
朝天门高大气派,视野开阔,观察角度广泛,远处敌情可尽收眼底。
除城楼外,黄沙堡内还有碉堡、兵器库、粮饷仓、寺庙、学校和多栋民居、宗祠,还有大量的石碑、拴马石、旗杆石,不仅是一座壁垒森严、设施完善的军事城堡,还是一处与外界隔绝、封闭的宜居之所。
北门外,耸立着一座“节孝牌坊”。一色青石镂刻,虫鸟花兽雕刻精致传神,保存较完整。
牌坊立在蔡氏宗祠旁,系为纪念嫁到蔡氏家族的一名节孝女而建。
节孝坊建于乾隆二年(1737),结构为青石质跨式牌楼型,四柱三门三层,高约三丈(6米)有余,宽约三丈。
中门二石柱上分别浮雕着双狮滚球,额阳端镌“庄影青霜”四幅大字。
第二层浮雕二龙戏珠;第三层是石檐水。
整座牌坊外观雄伟、古朴,造型别致,雕镌精美,书法表现手法独具匠心,体现出极高的文化水准和工艺价值。
黄沙堡自建堡以来,朝廷陆续从全国各地调来官兵驻守,其兵卒还有来自归附、谪发和从征的人员,因此堡内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原共有十姓。戍守的军官职务皆可世袭,所属军士皆为军户,皆给军田,官军携家眷在堡内居住,开荒种田,代代相传。
堡中官兵亦军亦民,三分之一的士兵戍卫、警戒,三分之二的兵力参加农耕,以劳养武,自给自足。一遇战事,则全军皆战。明朝中期后,朝廷对城堡的管理日渐松散,有些军户陆续迁出城堡,现留下的官兵后人只有蔡、杜、肖、程、彦五姓近3500人,他们的后人也大多走出古堡,定居其他交通便利之地了。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的西南面与临武县、广东连州交界的僻壤山区里,坐落着一座彭姓宗族的古村——碕石。
古镇碕石彭家始建村于明洪武年间。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大将率军北伐,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终结了蒙元王朝在中原的历史,中国再次回归汉族王朝统治。
始于唐中宗时彭景直(碕石彭氏一世祖)的彭氏一族,传至元朝末年1344年出生的彭元彤,已是第二十七世。彭元彤,字鼎元,是原任广东韶关州府经历武阳公(茶陵州人)的第三子,自幼习武,研习兵书韬略,德才兼美,参加朱元璋起义军平定天下,骁勇善战,履历战功,大明朝开国元年时年届24岁,大义忠勇,颇得上级赏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蒙授“忠勇校尉”,派驻湖南茶陵州丞。
时逢湘粤边境社会动荡,山匪扰乱宜章、临武二境,瑶汉边民亦起事频繁,大明王朝遂调彭元彤由茶陵卫驻防宜章,镇守黄沙堡,后奉诏就地驻屯。
彭元彤公见黄沙堡北十几里处山水形胜,便卜宅定居,开基立业,成为立村始祖。村后石岭奇峰蜿蜒,势如“五马归槽”,乃得名“碕石”。
碕石村大批英才,受文明进步之教,得革命风气之先,以救国救民为任,怀改造社会之志,为追求正义前仆后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推动国共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碕石英雄儿女积极追求进步,踊跃参加革命。
中共宜章县委第一任书记李文香烈士(1879-1927,左)、第二任书记胡世俭烈士(1897-1929)
宜章县1924年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是毛泽东亲手播下的火种。农民运动高潮时,宜章农会发展到127个,会员达10万人。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其中一路经过宜章,受到湖南农民热烈响应。国共分裂,湖南“马日事变”后,宜章中共党员和农会会员遭屠杀上千人。而英勇的宜章人民仍然坚持革命斗争。
吴仲廉(原名吴统莲),碕石村彭琦的爱人,中共碕石特支组织委员
1927年6月,组织上通过吴仲廉与同情革命的曾日三的同乡关系,争取到共产党员吴汉杰来到碕石承启学校担任校长,同时安排新任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来到承启学校任教。中共宜章县委执行机关秘密迁到碕石村,以“王明”为代号与上级党组织保持联系,继续坚持领导全县的革命斗争。
碕石,成了特殊危难时期整个宜章革命的重要据点和神经指挥中枢。
中共宜章县委在碕石成立了以彭晒为书记、吴仲廉为组织委员、彭暌为宣传委员的中共碕石特支,并成立了彭良、彭娟、彭儒等为骨干的共青团组织,利用隐蔽身伤,秘密发展革命武装,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
中共碕石特支宣传部长彭暌烈士
经组织上的暗中助力,彭晒出任了宜章县黄沙区挨户团的副团总,伺机发展和掌握一些武装力量。彭暌、周庭彦在碕石村以“防东匪、办团防”的名义,也建立起了穷苦弟兄为骨干的“挨户团”,顺势将村里豪绅们用于欺压百姓和宗族斗争的武器,名正言顺地接收过来,控制了30多条枪,同时组建碕石学打队。他们向财主豪绅筹款上千银元,购置弹药,开办兵工厂,制造土枪土炮,暗地里把碕石村的农民赤卫队培训和武装了起来。
“彭家将”领军人物、开国上将萧克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深情地说:
“湘南起义之前,宜章碕石彭家支部做了很多工作。在起义前就认识了武装起义的重要意义,彭晒通过彭家的上层社会地位,以办团防为名,当了团总,掌握了部分枪支……碕石彭家支部在政治上是强的,有很多很好的骨干。这个支部有水平。他们与友邻支部经常取得联系。彭暌去到牛头汾联系,我就是在那里认识他的……后来他们都上了井冈山,许多同志都在红军里英勇作战牺牲了。”
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学合影:前排左二朱德、左四范石生(1918年摄于四川泸州)
1928年1月4日,朱德、陈毅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余部在广东韶关犁铺头脱离国民党军范石生第十六军部队,攻占仁化县城,转兵湘粤边境,经过广东韶关乳源县杨家寨子,开进湖南宜章县的莽山洞(山中盆地)。
1936年长征结束后赵镕在陕北留影
部队在莽山洞驻扎了一个星期左右。
开国中将赵镕回忆,“当我们进入莽山洞,中共宜章县委可能是接到北江特委的通知后,立即主动派胡少海等同志来接头,朱德、陈毅同志就在莽山洞和宜章县委的同志,商定了智取宜章城的行动计划。县委介绍了胡少海同志,他家是大豪绅地主,可是胡少海本人,从小就到外面读书,后来受到我党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些情况,地方豪绅并不知道,朱德同志便利用他的名义,智取宜章。”
陈光(1905-1954),我军高级指挥员,历任红二师师长、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代师长
朱德、陈毅部队进入宜章县境不久,遇到陈光率领的一支农民赤卫队。部队遂即进驻栗源堡,在共产党员陈东日家具体策划湘南起义。
朱德分析,时下军阀正在湘北酣战,湘南地区敌人势力比较薄弱;时近年关,地主豪绅催租逼债更甚,贫苦农民和地主豪绅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起义军经过补充休整,战斗力大增;宜章具有大革命时工农运动良好基础,起义军可以趁机开进湘南,打出红旗大干一场。
胡少海烈士(1898-1930)
1928年1月11日,胡少海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〇团”旗号,率领两个连组成的先遣队进入宜章县城“驻防”。
吴汉杰(1897-1974),碕石承启学校校长
宜章籍井冈红军吴汉杰回忆,“中共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通知各地党员到宜章城计议迎接红军入城和布置湘南暴动。那时,我已加入了共产党,在宜章城南约八十里的碕石镇承启高小当校长。学校放了寒假,接到通知,就马上连夜赶到宜章城里。没有进城,就听说城里住满了兵,穿的衣服和反动军队一样,没有任何标志,军旗是卷套着的,而且伪县长和当地豪绅还派人出来迎接。又听说军队住下后,纪律很好,态度和蔼,老百姓还给他们送粮送菜。”
“我心中很是纳闷,便小心翼翼地绕过驻城军队的岗哨,好容易才找到县委书记。他悄悄地告诉我,驻城的军队就是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八一起义军,是借胡少海的名义入城的。湘南特委胡世俭和宜章县委高静山、杨子达、毛科文同志等十多人也杂在里面,随着入城,这下我才放了心。我们连夜赶制了起义用的旗帜和标语,並急令农协在乡隐蔽的武装,星夜赶进城来配合。”
1月12 日下午,朱德以“一四〇团团长王楷”名义率主力部队入城,把司令部设在学生正放寒假的县立女子职业学校(曾为满清政府守备处,现为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
朱德借宜章县长杨孝斌等在县议会二楼设宴为长官“接风洗尘”之际,掷杯为号,抓捕了赴宴的20多名地方反动官绅(只有挨户团团总邝镜明侥幸漏网)。陈毅、王尔琢指挥部队迅速解除挨户团、保安队和警察局的武装,打开监狱放出被捕革命者和无辜群众,开仓放粮给穷苦百姓。
智取宜章拉开了湘南起义序幕。1928年1月12日为农历12月20日,离小年仅4天,是新年前10天,故称“宜章年关暴动”。
朱德根据广东省委指示,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全师1260人枪。起义部队把原在南昌起义时用的青天白日旗当场废掉,第一次举起了镰刀斧头红旗。
朱德、陈毅和中共宜章县委的胡世俭、高静山、杨子达、彭晒等共同部署各区县乡配合革命军组织工农武装,发动全县起义。
栗源堡的陈光将大革命失败后自己藏匿的12条枪起出,加上朱德拨给的7条枪,1月18日,与陈东日等人率先在栗源举行年关暴动,陈光担任赤卫队队长。他们发动群众,没收洋人公司的财产,捕杀汉奸,收缴反动武装枪支,焚烧地契,恢复农民协会和赤卫队,栗源赤卫队有近百人,40多条枪。
1928年1月19日上午,碕石村举行农民暴动。彭晒、彭暌以商议为碕石挨户团购买武器为由,召集全村32名豪绅到玉公祠堂开会。豪绅到齐后,赤卫队员立即关闭大门实行抓捕,彭晒严正宣布: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赤卫队,我们起义了!要打倒土豪劣绅,没收财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时年不满15岁的井冈红军彭儒
古老的碕石村,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了革命标语。彭晒、彭暌叫人先把自家粮仓的谷挑到祠堂分给贫苦农民。彭琦、吴仲廉、杨佩兰、彭娟、彭儒等带领农民到豪绅家开仓分粮3000多担,没收猪牛60多头,由农会没收分配委员会分给贫苦农民。
朱德派营长袁崇全(后叛变)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二营到黄沙区支援暴动。革命军第二营经碕石开往大黄家,一路上极大震慑了各地土豪劣绅,使沿村农民看到了坚强后盾,斗志倍增。
农民早就对土豪劣绅的劣行积了一肚子气,这时都喷发而出,如干柴点燃烈火,纷纷暴动,公开张贴土豪劣绅罪状,土豪劣绅纷纷逃往广东等地。摧枯拉朽的乡村暴动烈火,在碕石村所属的黄沙区以及白沙、笆篱、近城、赤石等全县大地熊熊燃烧并蔓延起来。
彭晒组织部分赤卫队和宣传员分别到周家、鹧鸪坪、山上李家、简家、启运、东溪等村宣传革命,发动暴动,捕杀了一批民愤极大的反动劣绅。与此同时,李赐凡、李玉岗在鹧鸪坪,简载文、简上财在大津简家,黄佑朝、黄土汉、黄国均在大黄家,李兆甲、李兆魁在大元,以及沙坪、水源山等地,都发动农民举起暴动旗帜。
宜章暴动时,从县城逃出的反动挨户团头子邝镜明,带着团防教练李时春蹿到黄沙区,会同程绍川、李绍文等反动武装400多人枪,盘踞黄沙堡,依托坚固城堡对抗革命军。
1928年1月20日下午,黄沙区各乡村赤卫队300多人,在大元、沙坪李兆甲、大黄家黄佑朝、鹧鸪坪李赐凡以及长平乡简载文的率领下,纷纷赶来碕石。顿时,大街小巷红旗招展、梭镖林立,百姓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按照宜章县委部署,彭晒负责率军攻打黄沙堡团防局。兵贵神速!当夜,彭晒指挥农军迅速行动。
四五百名黄沙区的农民赤卫队联合大军,从碕石村出发,在群众欢声雷动的助威声下,浩浩荡荡赶赴黄沙堡城。一路上,彭堃、杨佩兰、吴仲廉、彭谦、彭侠、彭儒等宣传队员,激情饱满地为农军打气、加油,一遍遍高呼:翻身求解放,并肩齐上阵!攻下黄沙堡,活捉邝镜明!
黄沙大地沸腾了!进军的田间、路上,漫山遍野都是“攻下黄沙堡,活捉邝镜明”的呐喊声。沿途乡村、林中、田间,不断有农民扔下农活,扛起锄头、大刀、梭镖、棍棒,争先恐后加入到农民大军的队伍,老少妇女也不甘居后,纷纷上前助威。
彭晒指挥农军持续保持凌厉攻势,令城里敌人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缓解,城内水源也被农军切断,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挨户团团丁私下嚷着要打开城门投降,城里乱作一团。
彭家女将们不断向敌人喊话,发动群众为农军保障后勤供应,鼓舞士气。城坚敌顽,农军缺乏攻城重器,战斗异常激烈,血战两天三夜,仍无法破城……
智取宜章城的胜利,给当地国民党统治势力以沉重打击,驻防粤北乐昌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率部直扑宜章。
1928年1月21日,工农革命军和农军主动撤出宜章县城,先追歼反动挨户团,扫清后方残敌,准备以逸待劳,在游击战中伺机歼敌。
碕石村彭氏宗祠
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向梅田、浆水进发,在石虎山大庙短歇,于1月22日(大年除夕)开进宜章碕石村。从围攻黄沙堡城战斗前线赶回的彭晒带领500多名村民到青山下列队夹道欢迎革命军。
部队驻在碕石村彭氏宗祠、村里的深厅屋(当时的兵工厂)及村旁的庵堂等地。教导大队驻在承启学校。当天正值大年除夕,全村群众杀猪、烧水、煮饭,热情慰劳革命军,军民联欢,欢天喜地迎接新年。
在彭氏宗祠门前的大坪上,碕石特支组织召开了工农革命军与碕石村民联欢大会。朱德高度赞扬了碕石人民在大革命失败后仍高举红旗顽强不屈、勇敢暴动的革命精神,鼓励军民坚持革命,与反动派战斗到底。他满怀激情地号召大家:
“我们要干,手里没有枪,可以用梭镖。五支梭镖可抵一支枪,五支梭镖可换一支枪。当五支梭镖围住一个背枪的敌人时,敌人朝我们每打一枪,都要退子弹、上子弹。我们趁他退子弹的机会,一拥而上,就可以夺了他的枪。……我们革命,一定要明确革命目的,一切为着穷人翻身解放而战,一切为着世界大同而战!”
听了彭晒等对黄沙堡城战斗情况的汇报后,朱德、陈毅、王尔琢研究,决定第二天一早由袁崇全率二营先行赶赴黄沙堡,主力部队随后赶到,一举拿下城堡,作为工农革命军向碕石和黄沙区人民的新年贺礼。
碕石承启学校
朱德、陈毅、王尔琢、胡少海等军队领导听说除夕之夜,碕石村还有农民在上平民夜校,感到十分稀罕,便一起来到承启学校。彭娟、彭儒当晚正在给农民们上课。课后,朱德、陈毅等与学员和老师进行了交流。
朱德接过彭儒手中的简易教课本,看到有篇课文写道:工作工作,求学求学,我们天天很辛苦地劳作,勤奋得快乐。有了暗的夜,才显出日的明;经过狭的河,才识海的阔。苦过了得幸福,才是真快乐。
朱德语重心长,“我走过很多农民和工人夜校,承启夜校的教材编写得非常有水平!大家要好好地读书识字啊!过去,穷人没有书读。你们现在读夜校是个好机会,要好好读,争取有个初中文化水平,将来的世界要靠你们这些青年人来创造!”
陈毅即兴为承启学校题词:
“承先应知责任重,启后当为国家谋!”
1928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一。拂晓时分,人们还在睡梦中,碕石村赤卫队副队长周庭彦的母亲、60多岁的杜振环老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提着一面大铜锣,依次在周家、彭家的各条巷道上,边敲边喊:“赤卫队员、农会会员、乡亲们,大家快起床呀,快去打邝镜明啊!打倒了反动派,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安啊……”
一些原来不舍得离家去打仗的碕石农民,听到老人的锣声和召唤,都纷纷背起大刀和梭镖,随着大军赶往黄沙堡参战。
来自各地围攻堡城的农军已有2000多人,声势浩大,把堡城围得像铁桶一般。朱德、陈毅亲自指挥革命军赶到,会合农军武装,攻打黄沙堡,极大鼓舞了革命军官兵和广大农军战士的士气。
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凶猛。朱德听取彭晒和胡少海的建议,一面部署持续正面强攻;一面安排彭琦带着农民军和两个连的革命军在西城方向加紧修筑掩体,挖掘地道。革命军挖到城墙脚下,用一口棺材装满土炸药点火,只听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出一个缺口。
彭琦、吴仲廉等带领农军同革命军将士们一道勇猛地杀了进去,从里面打开城堡的正门。革命军、农民赤卫军大队人马在朱德、陈毅、彭晒指挥下冲入城内,迅速消灭了团防武装。
反动头子邝镜明与程绍川、李绍文等领着一伙敌兵,在破城之际,从南面挖的地洞里侥幸逃脱,再次漏网。
黄沙堡城学校旧址
战斗结束后,在黄沙堡城学校召开军民祝捷大会。朱德高度称赞了碕石、大黄家、鹧鸪坪和各村赤卫队员、农会会员的英勇参战,表扬彭晒等农军领导的出色组织、战斗精神和“彭家女将”的政治宣传才干,鼓励军民再接再厉,继续与反动派英勇战斗。革命军将缴获的枪支分发给各村赤卫队,坚决镇压了挨户团教练和2名排长。
黄沙堡战斗是朱德指挥的工农革命军与农军并肩作战的初试,沉重打击了反动的地主武装,扫清了工农革命军战略转移的障碍。随后,工农革命军相继在堡城、大黄家、五甲等周围农村发动农民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参加暴动的热情。
国民党军占领宜章城后即向南追击。朱德、陈毅将部队隐蔽在笆篱堡的圣公坛。许克祥找不到朱德的主力,将六个团沿湘粤大道一字摆开,从北向南依次是宜章、坪石、长岗岭、栗源、岩泉,首尾50余里,将师部设在坪石,自带主力坐镇岩泉。
陈光派人以民团为国军筹粮为名,混入敌人驻地,摸清了情况,报告了朱德。
朱德分兵三路,以合围之势向岩泉守敌出击,两路农军迂回左右两侧,断敌退路,阻敌增援,朱德亲率主力正面突击。
这天一早,利用敌军早饭时,陈东日带领数十名战士扮作小商贩潜入岩泉圩,暗地据守有利地势和主要路口。待朱德率主力到达时,陈东日等看准机会,用手榴弹突然发起攻击,埋伏的主力迅猛突入镇中,同时漫山遍野的农军摇旗呐喊以助军威。敌军搞不清情况,顿时乱作一团,迅即瓦解,整个镇子成了追杀敌人的战场。朱德袭占岩泉后,即与农军合兵一处,向敌军溃逃的沙溪、栗源方向追击。
敌军是沿大路向北跑,胡少海、陈东日带领农军从小道急奔栗源,陈光带领栗源农军早已将渡头河上的浮桥拆毁。溃逃的敌军被阻河边,又遭农军伏击,慌不择路纷纷跳水,农军顺水追杀,敌死伤众多。
随后,陈光带领农军,跟随胡少海的革命军一个营,经抄近路抢先赶往险峻的长岗岭上埋伏,沿途连续三次包抄溃逃之敌。胡少海到达长岗岭时,许克祥正在集结残部,妄图反扑。不多时,陈东日协助朱德从正面向敌发起进攻,胡少海出奇兵在敌军腹部打响。
敌军没有料到革命军如此神速,促不及防,再次夺路而逃,农军领着革命军一鼓作气追至坪石,直捣敌师部。
坪石古镇战斗旧址
许克祥见大势已去,只得换便衣从水路潜逃。朱德又令一支部队继续向北,乘胜夺回宜章。
朱德元帅回忆,“这一仗打得很好,我们抓了很多俘虏,其中有一部分补充了我们的部队。特别是在坪石,把许克祥的后方仓库全部缴获了,补充和武装了自己,不仅得到了机关枪,而且得到了迫击炮和大炮。可以说,许克祥帮助我们起了家。”
坪石大捷是南昌起义军自潮汕失败后,朱德总结教训,改变战术,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实行工农革命军与地方党组织、农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首次获得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革命军战士们说,“我们的斗争,和农民兄弟结合起来了,再不是孤军作战了!”
朱德、陈毅在坪石镇中部的皈塘村召开军政联席会议,提出“要趁湘桂军阀内争无暇南顾的时机,主力部队立即进军郴州、耒阳,全面发起湘南地区年关总暴动”。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乘胜回师重占宜章城。
2月4日,工农革命军将坪石大捷中缴获的一部分武器拨给参战的宜章农军,组编成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团,下辖三个营,另一机炮连、一特务连,胡少海任团长,陈光任特务连连长,全团1200人。
革命军中抽派龚楚、龚楷、朱舍我等20多名军事干部,帮助宜章建军。
2月6日宜章县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斗争,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和农军,革命武装迅速扩大。
2月7日,宜章独立三团扩编为独立三师,胡少海任师长,陈东日任副师长,谭新任参谋长。
由于碕石村赤卫队武装成立早,力量强,具有独立作战能力,因而成立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碕石独立营,营长为彭晒,龚楷任党代表,归建为独立三师第三营。萧克被任命为碕石独立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
独立三师留守宜章,对南面取守势,监视广东韶关、坪石方面敌人动态,巩固宜章苏区,需要时跟随朱德大部队作战。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挥戈北上,在黄泥坳打垮国民党军何键部两个营后,2月4日占领湘南重镇郴州,成立湘南起义总指挥部,开始发动湘南总暴动,并帮助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随后,革命军分兵协助当地农军占领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在此期间,安仁、茶陵、酃县(今炎陵)、桂东、汝城、临武、嘉禾、桂阳、常宁、衡阳等县大部地区的农民也纷纷起义。
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寺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南苏维埃政府。中共湘南特委在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支持下,组建了四个农军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0余人。
湘南暴动之时,白崇禧正与唐生智军阀混战,形势对革命十分有利。
湘南起义点燃熊熊革命烈火,映红整个湘南大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反动武装的嚣张气焰。
湘南起义,成功地把武装斗争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广大的范围发动群众,组织大批工农武装,赤潮汹涌澎湃,斗争荡气回肠。
湘南起义保存了近万人的有生力量并顺利转移跃上井冈山,极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为井冈“星火燎原”奠定了弥足珍贵的重要战略基石。
朱德、陈毅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湘南起义,是我们党所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的光辉典范之一。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正确地引导湘南广大农民群众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了大好的革命新局面。
一一 开国大将粟裕《激流归大海》
湘南起义纪念塔,铁血英魂铸丰碑
湘南起义纪念塔由邓小平题名,1988年1月12日在郴州市东塔烈士公园揭幕。
《湘南起义纪念塔碑文》
一九二八年元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进至湘南,在中共湘南特委配合下,发动武装起义。百万工农兵群众揭竿而起,革命风暴席卷湘南,革命政权相继建立,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当时我党领导的农村武装起义中实属罕见。同年四月,湘南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为巩固与发展井冈山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作出巨大贡献。值此六十周年之际,立碑纪念并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地奋斗。
一九八八年元月 萧克
1988年1月,萧克、杨得志、张平化、曹里怀、欧阳毅、曾志、彭儒、王紫峰、郑效峰等老红军参加湘南起义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当年近万名农军将士从湘南一起走上井冈山,现在只有他们几位幸存者见证湘南起义纪念塔揭幕典礼。
1988年1月12日,湘南起义60周年纪念大会在湖南郴州市隆重召开,(左起)萧克上将、彭儒、曾志、欧阳毅中将在主席台接受鲜花,合影留念。
光阴荏苒,转瞬95度春秋已然逝去。
黄沙、栗源、笆篱三座古堡,已经在历史的年轮上深深刻上了湘南起义标志性战斗的历史印记。
宜章三堡城因而成了重要的革命纪念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沙堡城内原有二楼四碉四庙,即南楼、北楼;东碉、西碉、南碉、北碉;镇兴庙,朝仙庙、骑龙庙、城隍庙。
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陈昊苏:
登高远眺,山青水绿云雾飘渺尽收眼底。
城内至今石径纵横,错落有致。
石板经数百年踩踏,骡印马迹仍有出现。
朱德元帅外孙、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刘建将军:
城墙上,炮台、枪眼依稀可见,兵器库、粮食仓风貌犹存。
那宽阔的校场坪,更能勾起无尽遐想。
八一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总理家人周秉和:
朝天门头劲草黄
城阙断壁埋刀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