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文物保护 时 间:2013年8月13日 16:00-17:00 嘉 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李史明 摘 要:欢迎作客中国龙岩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节目。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市文化广播与新闻出版局李史明副局长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文物保护,什么是文物保护?我们文物保护的现状是什么样,究竟该如何进行文物保护,李副局长将与各位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并将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和咨询。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作客中国龙岩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节目。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市文化广播与新闻出版局李史明副局长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文物保护,什么是文物保护?我们文物保护的现状是什么样,究竟该如何进行文物保护,李副局长将与各位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并将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和咨询。欢迎大家积极参与。(16:00)
[主持人]欢迎您,李副局长。(16:00)
[李史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16:00)
[主持人]李副局长,“文物”这一事物大家听起来很熟悉,但又似懂非懂。在讨论文物保护之前,首先,想问一下什么是文物呢?(16:01)
[李史明]确实这样的现象。文物两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最初是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到唐代,文物的涵义与今天的涵义比较接近。而近代概念的文物与古物相近,但不完全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法定的“文物”概念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珍贵的,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运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实物、史迹。在我国文物的年代下限是1949年。(16:03)
[李史明]文物在物质形态上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的文物点,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等,还有就是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可移动文物包括国有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就是俗称的古董。这些可移动文物,在我国又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中,又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文物。其认定标准在《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法规规章中有相应的界定和规定。(16:05)
[李史明]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水域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与此同时,《文物保护法》还明确规定,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16:07)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我市的文化遗产应该是不少的,文物遗产也是很多,那么我市到底有哪些文化文物遗产?(16:08)
[李史明]我市文化文物的现状是这样的:目前,全市拥用世界文化遗产1处——福建永定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4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110个点),县保单位240处;已登记在册的涉台不可移动文物14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长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上杭县古田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连城县培田村、长汀县三洲村、新罗区中心村、连城县芷溪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条——长汀县店头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市共调查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4672处,其中新发现3572处,复查1100处,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永定县的“三普”工作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16:12)
[李史明]全市有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13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古田会议纪念馆;国家二级博物馆2家——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杭县博物馆,其中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福建省一级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5家——龙岩博物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武平县博物馆、长汀县博物馆、漳平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为9798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05件(套),二级文物614件(套),三级文物11358件(套)。近年来,新建了龙岩市博物馆、漳平市博物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武平县博物馆。永定海西客家博物院、连城县博物馆、上杭县博物馆、上杭县客家族谱博物馆、长汀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明两年内将陆续投入使用。(16:16)
[主持人]这样看来,我市文物资源确实十分丰富,近些年,我市文博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亮点?(16:16)
[李史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文博工作开拓进取,成效突出,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6:17)
[李史明]一是文物保护单位逐年增加,保护级别不断提升。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很重视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大幅提升,保护层面上新台阶。截止目前,我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福建永定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4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处(110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1处,已登记在册的涉台文物144处。(16:18)
[李史明]二是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妥善的维修保护。如历史文物的保护,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先后拨出了5000多万元专款专项福建永定土楼、西陂天后宫、连城培田古民居建筑、四堡雕版印刷书坊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还是就是一大批革命旧址的得到修复、保护。(16:19)
[李史明]2004年,龙岩市政府筹措1.3亿元实施了古田会议旧址群共四期保护维修工程,革命旧址本体得到全面修复,环境风貌得到全面整治。2012年,省政府拨出专款2650万元维修保护长汀革命旧址群,上杭县投入近千万元,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会址等革命旧址进行维修保护。再者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多种渠道和民间资金进行古建筑保护维修,汀州古城墙、汀州城隍庙、漳平文庙、闽西工农银行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16:21)
[李史明]三是博物馆建设突飞猛进,陈列展览水平上台阶。2007年,龙岩市政府投入1.8亿元建设龙岩市博物馆,市政府共并拨出2000多万元用于博物馆陈列布展;09年,市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周边环境改造和陈列改版工程,2009年古田会议纪念馆投入1450万元用于陈列改版,大大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近年来,我市先后新建了漳平市博物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武平博物馆、龙岩华侨历史纪念馆,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并正式对外开放展览。永定县投入1亿多元建设福建土楼博物馆,上杭县博物馆、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连城县博物馆现已建设完工,目前正在编写陈列布展和深化设计:可在今明两年正式对外展出。长汀世界客家首府博物馆已征地,目前正在筹划建设中。(16:23)
[李史明]四是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市文化文博部门为配合大型基本建设,先后开展了龙长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双永高速公路以及长汀大同荣丰小库、龙岩雁石石坪坑水库库区等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等古物,既有效地配合基建项目的推进,又保护了文化遗址。特别是漳平奇和洞考古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6:25)
[主持人]刚才你提到漳平奇和洞,大家对这个奇和洞比较关注,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16:25)
[李史明]好的。很高兴大家对奇和洞引起了关注。奇和洞遗址位于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距漳平市区42公里。决定对奇和洞进行考古探秘,主要是源于2008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这次文物普查中,龙岩市文化部门开展了“古人类洞穴遗址”专题考古调查,调查人员深入到奇和洞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高度关注。(16:26)
[李史明]根据这次考古调查得到的信息和专家们的意见,市文化部门共筹资60万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与福建博物院联合组成考古队队,分别于09年的11月份和10年的12月份对奇和洞进行了先后二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二次的考古发掘收获了重要的成果,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区域特征明显的文化遗物如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动物化石,部分文物精美且重要。特别是在第二次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人类颅骨和肢骨更是意义重大,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无疑是我市乃至福建省的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表明了奇和洞是近期发现和发掘的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处重要史前考古遗址。(16:28)
[李史明]鉴于奇和洞遗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2011年5月,中科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院、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和漳平市人民政府就奇和洞考古研究工作建立了五方协作机制,2012年2月,福建省文物局和福建省博物院召开有国内知名专家参加的“奇和洞遗址考古论证会”,论证意见指出:奇和洞遗址地层连续、清楚,遗存丰富、多样,纵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至历史时代,学术价值重大,研究潜力巨大。考古发掘出土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时代和区域特点,表现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性质,具有与台湾史前文化的关联性。这些发现填补了福建以及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的空白,对研究远古人群在该地区的体质演化和生存状态,对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人类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变,对分析海峡两岸古人群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关系,对探索农业起源、陶器起源和早期燃煤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是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科学文化资源。该遗址的发现不仅是福建第三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对中国、东南亚以及世界范围的考古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16:32)
[李史明]这是这次论证会对奇和洞遗址的评价。2012年5月,奇和洞考古成果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3月,奇和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3)
[李史明]目前,我市和漳平市有关部门正着力推进奇和洞遗址的保护、研究、宣传和开发利用工作。我相信,在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奇和洞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一定会有灿烂美好的未来。(16:33)
[主持人]请问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工程的审批程序是怎样的?(16:33)
[李史明]一座不可移动文物要进行维修保护,根据相关规定,应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业主单位(一般是指市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请有相应资质的古建维修设计公司先进行维修工程方案的设计,所谓的相应资质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要有丙级资质以上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来进行维修方案的设计;省保单位的维修方案,要有乙级以上的勘察设计企业来进行维修方案的设计;国保级的就是要请甲级的设计企业来进行维修方案的设计。(16:35)
[李史明]其次,维修方案设计完成后,就要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县保单位的由县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设区市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省保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国保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16:36)
[李史明]再次,方案评审通过后,业主单位就要委托招投标代理机构将维修工程设计方案根据维修金额的不同进行招标或公开招投标,招标或公开招投标的对象也是要求有相应资质的古建维修施工企业,即国保单位的要古建维修施工一级企业,省保的要二级以上,县保的要三级以上。维修施工完工后,业主单位还要请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竣工验收。(16:38)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在进行生产、建设中,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是如何开展服务工作的?(16:38)
[李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第三十一条规定:“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16:39)
[李史明]一是生产、建设单位应依法提出项目选址范围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申请,经设区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请省文物局审核。由省文物局委托设区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省内具备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资质的单位进行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工作。二是由设区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或省文物局组织的具备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资质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委托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工作,并向省文物局提交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工作报告。三是省文物局根据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结论,分下述三种意见通知设区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16:41)
[李史明]第一种意见是项目选址范围内没有发现文化遗存,该地块可以作为生产、建设工程用地;第二种意见是对文物调查、考古勘探中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或古墓葬应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有重要考古发现,要求对文化遗存进行原址保护的,应调整项目选址方案或另行择址;(16:42)
[李史明]第三种意见是对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保护,因情况特殊,确实无法调整选址方案或另行择址的,要求异地保护或拆除,应依法履行报批。(16:42)
[李史明]另外,因特殊情况需迁移保护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提请文物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依法报省人民政府审批。迁移保护方案应委托具有相应文物保护工程勘探设计资质单位编制。(16:43)
[主持人]请你谈谈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16:43)
[李史明]好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遗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作为物质载体的文化遗产——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实物见证。无论是不可移动文物还是可移动文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国家财富和文化财产,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在新中国成立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44)
[李史明]文物普查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建立文物调查和登录制度,是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文物、加强文化遗产管理而普遍采用的手段。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文物普查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将文物普查列入重大国家资源和国情国力调查范围,曾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2007~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的文物普查,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进行调查登记,建立起完整的档案。(16:46)
[李史明]相对于不可移动文物而言,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中还包括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收藏体系日益多元的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包括:(一)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二)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四)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馆藏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16:48)
[李史明]由于组织、技术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一直没有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国有可移动文物总体存在资源不清、保管状况不明等问题。(16:48)
[李史明]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2013年4月18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普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是建国六十余年来,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也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各级政府分头组织实施,国有单位全面参与,对我国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为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亦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16:51)
[李史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3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各国有单位2013年12月31日前收藏保管的文物均应纳入此次普查范围。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县级市、地厅级市辖区等县级行政区域)。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国有单位普查登记、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和文物认定、普查档案建立、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等,均以县为基础。目前,我市已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召开了工作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落实了普查经费,接下去将全面开展这项重要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16:55)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副局长的介绍。让大家对文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问题,请李副局长给解答一下。(16:55)
[匈奴王]对于古庙等古建筑,需多少年的才能算为文物,新罗小池的将军庙及龙池书院能作为文物进行保护吗(16:56)
[李史明]我国的文物年代下限为1949年,1949年以前的建筑都可以算是文物,至于是什么级别的文物需要看它的价值而定。(16:56)
[叶芽芽]目前龙岩有哪些国家一级、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评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要什么条件(1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