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西新闻 >> 闽西联播
光荣亭作证
2013-07-01 11:43:57
来源: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作者:邱德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才溪,福建第三大河汀江的一条小支流。才溪,闽西山区的一个客家小镇。才溪,一代伟人毛泽东曾三次前来开展调查研究的苏区模范乡。

    天下河流何其之长,客家山村何其之多,毛泽东走过的山山水水也何其之广,唯有才溪,让他三次驻留考察,与农民同吃住,同劳动,促膝谈心,田野作业,留下《才溪乡调查》这一光辉篇章;唯有才溪,让他魂牵梦绕,建国后亲笔题写“光荣亭”赠予才溪,光荣亭也就成为毛泽东一生中题写的仅有的两个亭名之一(另一为长沙爱晚亭)。

    红色的光荣亭坐落在才溪镇下才村,这是一座牌坊式的砖木结构亭阁,亭顶呈五角星状,正门的亭尖处雕刻有一枚由铁锤镰刀构成的党徽,党徽下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光荣亭”三个大字,这三个字被装饰成一部巨书的封面,仿佛向人们昭示:这是一部中国革命历史的经典之作。字的左右两边及柱身装饰着梅、兰、菊、竹、马、鹿、麒麟等图案。亭台占地面积不过五十平方米,是一个通透的小型舞台,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舞台,演绎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最为恢宏壮丽的一幕,成为才溪光辉历史的见证。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中央苏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已经开始一个多月了,毛泽东已从权力中心岗位上退出,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而党内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把中国革命推到了悬崖边上,毛泽东一面坚持不懈地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作斗争,另一方面继续抓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及政权建设。他这次到才溪做社会调查的目的,就是被“苏区工作的模范”——才溪的先进经验所吸引,他要把才溪的典型经验介绍给全体干部群众,号召全苏区几千个乡学习才溪乡,巩固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围剿”,争取全中国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轻车简从来到才溪。这是他第三次来到才溪。他第一次来到才溪是一九三○年六月初,当时他从江西寻乌经武平千家村到才溪,向区、乡干部、妇女代表、赤卫队员作调查,并指导才溪的苏区建设工作。两年之后,他第二次到才溪,他提请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城后,率军从漳州回师龙岩,经龙岩、大池、溪口石铭、白砂科子里、旧县到才溪,后经千家村前往江西。那次,他虽是急匆匆路过,但对才溪模范事迹和焕然一新的面貌已是了然于胸。这一次,他要用才溪乡等地的典型经验,去论证他的在革命战争条件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理论,用于“反对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

    毛泽东一到才溪,便深入各村调查研究,召开不同成分人群的调查会。毛泽东倾听了干部关于才溪人民扩大红军、优待红军家属、政权建设、生产支前、经济建设、物价对比、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汇报。他深深为才溪人民“听党的话,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创第一”的品格所折服。当时的才溪乡,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而才溪妇女则以客家妇女坚忍自强的精神,支撑着根据地的建设,支持红军前线打仗。多少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本色的毛主席调查晚归,每当经过光荣亭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坐下来小憩,感慨抒怀。他知道刚竣工五个月的光荣亭,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表彰才溪人民的突出贡献而修建的,并颁“我们的第一模范区”石碑一块。让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二十三年后的一九五六年春,他到广州视察,猛然想起了有“九军十八师”之誉的才溪(才溪涌现了十位开国将军和二十位师、部级干部,被誉为“将军之乡”),便亲笔为“光荣亭”题写亭名,交给时任中央机要局长的才溪人李质忠,让他返乡时带给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时期与闽西结下深厚友谊的毛泽东,自离开闽西后却再也没能回到这块土地,只有“光荣亭”这三个字,寄托着他内心深处的无限牵挂。

    毛泽东通过十多天的广泛深入调查,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并在三个月后的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为大会材料发给与会代表学习。大会号召全苏区人民向才溪、长冈、石水乡学习,团结千百万群众,建立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开展革命战争,消灭一切反革命,夺取全国的胜利。

    在调查期间,毛泽东还亲自到上坝段军公田参加劳动,帮助群众劈柴。他来到“红色三兄弟”英雄村“衰坑”村,得知这个村的林攀信和林文标各有三个孩子参加红军,内心肃然起敬,又风趣地对该村的干部群众说:“有共产党领导一定会兴旺起来,衰坑这个村名不好,不如改为‘发坑’,好不好?”干部群众欣然接受,从此“衰坑”变为“发坑”。如今的才溪,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南下特区,成为深圳特区首批的建设大军,深圳一半以上的给排水工程特别是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著名景区的给排水工程均出自才溪人之手,毛主席亲自改名的发坑村,家家有别墅,户户有小车,创造了富庶一方的美丽神话。

    发坑“发”了,才溪“发”了!美丽的故事还发生在距集镇三公里处的岭和村福如山庄。这是一位名叫王福如的残疾大学生的创业园,像当年的才溪人一样,他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不等不靠,率几名残疾大学生一道创业,创办了兰花园、蝴蝶园、脐橙园、珍禽园和中草药园等,王福如的创业园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园。幽兰无人自芬芳,兰花圃里,高洁的兰花像这位令人敬佩的主人翁一样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更让人拍手叫绝的是他的蝴蝶园,除了让人观赏到舞动的蝴蝶及其各类标本,他还把不小心折断的蝶翅加工成美术工艺品,在他的制作室,我看到了用无数张蝶翅组合成的十二动物生肖、花鸟走兽、山水风光,组合成一幅幅意趣天成的山水、花鸟画作品。如同化蛹成蝶,化腐朽为神奇,这是生命的跨越和升华,更是当代才溪之魂的写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闽西惊现中国工农红军政治机关系统图(图)
·下一篇: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上杭举行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赴京拜访革命前辈及亲属并征集文物
·我馆举办“闽西与中央苏区”专题讲座(图)
·收藏家丁智先生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举办毛泽东像章专题收藏展并向我馆捐赠文
·《十送郎调》
·毛委员登门道歉
·走村入户送展览 访贫问苦红土情——我馆到上杭稔田镇连四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沈开荣之子沈永和、沈安生到我馆捐赠文物(图)
·张元培将军亲属捐赠文物仪式在我馆举行(组图)
·主席无名——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
·两个红辣椒
红色闽西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红色闽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红色闽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红色闽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