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西新闻 >> 闽西联播
长征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四)(组图)
2011-08-31 10:39:18
作者:曾汉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5、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巴颜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别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长1155公里。主源大金川发源于青海、四川边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县与小金川汇合后称大渡河,至乐山县入岷江。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遭清军围追、堵截而全军覆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经强渡石棉县安顺场渡口和夺取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取得胜利。陆定一曾赞道:“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1935年5月24日晚,红军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并占领了安顺场。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大渡河。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战前,先遣队首长亲自交代任务,并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关系全军成败,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十七勇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智能双全的勇士们,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率先强渡大渡河的17名突击队员。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1师第1团第2连连长熊尚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士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河,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为了渡过大渡河,在作战开始前,先遣队首长对这次作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们同作战部队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强调渡河作战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作战部队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坚信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使作战部队全军上下对这次作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勇士们正是凭着对中国革命的无限忠诚,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河对岸冲去,并成功地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红军部队成功地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在作战中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纪念红军大渡河战斗,当地人民政府于1983年5月,在安顺场大渡河畔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邓小平题写碑名。

采访开国将军廖步云夫人王帆云

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安顺场

大渡河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长征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三)(组图)
·下一篇: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上杭举行
·“铁流千里”考察队来到红色闽西(组图)
·特稿:“铁流千里”考察队来到红色闽西(组图)
·弘扬苏区精神 感悟红色闽西——南开大学赴闽西校级示范实践队到我馆参观(组图)
·我馆举办《<红色闽西>陈列局部修改提升方案(讨论稿)》征求专家意见座谈会(图)
·我馆代表参加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央苏区·红色闽西”学术研讨会(组
·把红色闽西的种子播撒在小朋友的心田” ——我馆“红色主题教育进校园”活动走进龙岩一
·李煜婷: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拍摄组前往松毛岭拍摄《红色闽西》专题纪录片(组图)
·特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拍摄组前往松毛岭拍摄《红色闽西》专题纪录片(组图)
·弘扬苏区精神 感悟红色闽西——东华大学赴闽西社会实践团到我馆参观(组图)
·钟池将军之女钟健向我馆捐赠文物并参观文物库房(组图)
红色闽西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红色闽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红色闽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红色闽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