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能附加很多定语的博物馆:中小型基层博物馆、革命类专题博物馆、老馆改造,当这么多因素叠加在同一个博物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新陈列上,将带来哪些思考——
革命史类博物馆改陈处理的几大关系
以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红色闽西”为例
缘起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在邓子恢、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多次提议下,1989年开放的一座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万件,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00多万人次,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馆参观视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2009年度全国十大红色景区之一。 经过二十年的开放,展陈日渐陈旧。2008年12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时任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王开忠到龙岩指导工作时,认为在原馆基础上改版改造,做强闽西红色文化。2009年,龙岩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7000多万元资金,启动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改版和周边环境改造。
2009年12月底,改造后的陈列正式展出,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作为大型基本陈列的“红色闽西”,展陈面积2097平方米,展线407米,布展经费2450多万元。
改陈处理的几大关系
一、空间关系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旧馆改陈,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往往也都在调整范围。调整重点主要是博物馆建筑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更和谐,这是一个层面,另一层面是,馆区环境对展馆主题的泛化性解读和渗透。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改造也基于此。馆舍坐落于龙岩城区风景秀丽的虎岭山上,与闽西烈士陵园、闽西烈士纪念碑融为一体。全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写作地——上杭临江楼(场景)
在改造中,周边环境得到整治,将近300平方米的旧办公楼和修车场等建筑拆迁,并围绕将虎岭山打造为“红色主题公园”的目标,将闽西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业绩延伸到博物馆区的角角落落:新建的外大门采用飘扬的钢构红旗和“风展红旗”墙体,像一面飘扬的旗帜,象征闽西在革命斗争中保持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道路右侧耸立起三座“调查研究”“踊跃支前”“前赴后继”为主题的雕塑;左侧利用道路护坎塑造了一段长90米的艺术长廊,运用雕刻等艺术手段,将毛泽东在闽西写下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和陈毅元帅《反攻直下汀龙》等诗词手书予以展示。后墙上巨幅的《红色闽西》不锈钢线雕,再现了闽西人民在战争年代红色经典事迹。
陈列空间关系的处理。
走进改陈后的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就像翻开中国革命史上闽西那厚重的篇章。
从大门进入展馆,红色花岗岩的地面铺垫了整个序厅的暖红色调,在这个长方形层高6米多的空间里,正中央基座矗立的硕大金属喷漆红色火炬,光芒四射,漫至天顶倾泻到墙面,与上方毛泽东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同画龙点睛地阐明了“红色闽西”陈列的主题思想。火炬两边分列三块大理石浮雕,以旗帜的形式展开,集中体现了闽西苏区二十年革命红旗不倒的史诗画面——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闽西的传播及中共基层党组织建立、闽西的四大暴动、红四军首次入闽、红色理论闽西奠基、闽西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闽西是“红旗不倒”的红色堡垒,高度概括了闽西革命史的光辉历程。
由于老馆展出场地格局已经定型,对新陈列展示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为克服这一困难,必先在创意上因地制宜,有所突破。
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建筑系上世纪80年代所建,在改造中,博物馆围绕主题思想,以内容走向对陈列空间进行科学分割。在空间环境设计上,注意体量构成,把握点线面,天花和地面之间墙体的尺度、比例、形态,以及空间层次对人的影响,突出人性化的自然环境和变换的空间设计,并与原建筑有机结合,巧用空间,尤其是利用了原有场地的两个天井,分别设置露天场景,有效拓展了展示空间,格局紧凑饱满。闽西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阶级革命家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基地。如何艺术化展示他们领导闽西苏区人民的土地革命、指引中国革命发展方向,是陈列内容的重点。适当选取具代表性的历史场景进行还原,便于观众理解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