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献礼建党9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情怀》在陕北杀青,该片汇聚了实力派演员刘劲、王建,以及新生代演员红心。从哈尔滨走出的特型演员红心弃商从艺,已经在荧屏上四次扮演毛泽东的形象,而曾在电影《天安门》中,利用电脑特技和替身相结合,第一次让毛主席本人走上了银幕,成为了外形最像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红心弃商从艺 塑造最逼真特型演员
演员红心原名洪伟,出生于黑龙江省一个叫巴彦县的小地方,原本是一个经营多家企业颇有小成就的企业家。 2004年红心开办了一家企业,出于想节省广告费的想法,红心亲自上阵打扮成 “包公”的形象拍摄了一组广告,没成想就是这次的无心插柳成就了红心以后的艺术道路。
原来化妆师黄海燕在给红心做“包公”造型的过程中,一语道破:“你可以演毛泽东。”并找来曾给特型演员古月化妆的资深化妆师宋世平,给红心做一个毛泽东的造型。这一打扮还真让红心惊讶异常:自己和毛泽东还真有几分形似之处呢!这一发现,让红心非常激动,不过真想走上荧屏演毛泽东,还需要毛泽东家人的支持。毛泽东新闻研究院院长应明阳介绍红心认识了邵华将军。让红心意外的是,邵华将军非常支持他。在邵华将军、毛泽东新闻研究院、八一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大力支持下,红心出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毛泽东回韶山》。
注射“修型” 靠近伟人
为了扮演好毛主席,红心挑战自己的各种极限。外形上的贴近自然是第一步,红心除了有毛主席的五官和体形这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特征外,他还有另一个标志性的地方,就是额头上两条呈倒“八字形”的纹路,这两条额头纹曾让红心苦恼不堪。六年来,为了完美塑造毛主席,每一次扮演都要通过打细胞来填平这道“沟”,至今,红心已经打了9次细胞,共计打针360次。为了让额头看起来光滑平坦,他不得不从耳朵后抽出脂肪填补纹理所需的细胞。为了注射效果,每次打针都不能打麻药,以免皮肤细胞麻醉与填充细胞不能同期恢复而导致饱和度不同,这同时给红心带来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人的真皮组织是神经最敏感的区域,而红心所做的注射正是向真皮组织填充细胞,每次注射红心都强忍痛苦,为塑造毛主席最像,他都强忍过来了。因为医疗技术上的原因,每次补充完细胞后,两条光滑的纹理却不能保持很长时间,很快恢复粗糙的表面,所以,拍一次毛主席,他就不得不重新抽出脂肪修复额头纹。在五年时间里,红心拍了四部电影,却做了九次脂肪填充。红心表示:为了塑造好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这样的痛苦算得了什么呢! 东北爷们苦练湖南话
东北土生土长的汉子红心在扮演毛泽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湖南话。尤其是毛主席带有独特韵味的湖南话,为了练习,红心多次把舌头都咬破了。
不仅如此,红心还在工作室安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对着它模仿纪录片里毛主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细致的观察中,红心有了自己心目中的毛主席形象,比如毛主席走路时双腿并不是外八字形,而是两脚成直线往前走;比如毛主席划完火柴点燃烟之后,并不是直接吹灭火柴,而是轻轻地惮灭火柴放入烟灰缸……他在历史影像和书本中寻找着毛主席在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反复模仿,从以前不抽烟到现在一天一包烟,从以前说着话就情不自禁地趴在桌子上到现在保持脊背挺直、肢体语言不断……红心慢慢摆脱过去的自己,靠近伟大的毛主席。为了增强这些动作的真实度,他也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这些动作,穿衣、吃饭、说话、行走逐渐形象化,慢慢失去自我。
电影《天安门》现奇迹
国庆献礼电影《天安门》举行看片会,观众们吃惊地发现:这部电影里的毛主席是“真的”, 而其实电影中的毛主席的脸是主席本人的,虽然脸露不出来,但替身必须高度相像后期制作才好修。因此,当时有5位特型演员为这一神圣时刻进行PK,最终从哈尔滨走出的特型演员红心由于形神兼备而中选。
红心告诉记者,虽然他已经多次饰演毛主席,但这次难度最大,因为他必须分毫不差地重复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动作,这样才能将纪录片中的主席影像“移植”到电影中,与他重合。开拍前,他已经将开国大典的纪录片看了无数遍,在横店拍摄时,为了让他的步伐和主席一致,地面上甚至被画上了脚印。但丝毫不差地复制动作难度还是很大,红心说:“你知道天安门挥手我拍了几次?60次!”
《情怀》打造伟人亲民一面
眼下,红心刚拍完的电影《情怀》是他首部独挑大梁的作品,影片讲述了1947年胡宗南纠集20万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发起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党领导人为了诱敌深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带领部队和老百姓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故事。影片展现了党中央在转移途中,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和老百姓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携手走过困难艰险的感人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