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局·新华网福建频道·东南新闻网·中红网一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 主办
首页 最新播报 红色视频 领袖故事 红色记忆 古田精神 导游词集 红色游记 精品线路 领导名片
红色景区 人文景区 生态景区 旅游信息 福建地图 交通指南 当地特产 周边景点 交流园地 红色网盟
杨镇波:“直播代言”的“兵支书”(组图)
2024-12-16 14:59:43
作者:高琼、沈楚雨、江振存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杨镇波在部队服役时照片

杨镇波直播代言画面

杨镇波退伍证等相关证件

杨镇波日常工作会议照片

杨镇波与“梅老板”杨吉毅交谈短视频、直播带货

杨镇波到梅子厂生产一线了解生产过程

疫情期间杨镇波(右)与儿子杨煌涛(左)上阵“父子兵”

    “大家好,这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制话梅,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权威认证,欢迎大家来我们青梅之乡……”12月12日晚,“兵支书”杨镇波正面对直播镜头向网友热情介绍来自“中国青梅之乡”诏安的梅制品,他所代言的直播间在当晚销售量突破500份,而这仅仅是他带领乡村振兴、做好“新农人”的一处缩影。

    杨镇波,诏安县红星乡人,1993年12月入伍,服役于原武警水电二总队七支队,1996年6月入党,部队服役期间曾荣获“优秀士兵”2次。1998年,杨镇波光荣退伍返乡,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工作中,2004年受聘成为西埔作业区配套干部,兼任土地管理员、计生管理员、团支部书记,因踏实肯干、表现突出,期间被授予“诏安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杨镇波被乡亲们推选为东埔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带领乡亲们一起开启治村之路。

    勇当基层治理“排头兵”。“我是土生土长的红星乡人,父老乡亲们信任我,推选我任社区支部书记,我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村容村貌,带领乡亲们找到致富之路。”在竞选会上,杨镇波慷慨陈词,立下乡村振兴的“军令状”。

    东埔社区其实只是一个小村庄,只有190户家庭700多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基础设施薄弱,村里环境十分差,垃圾随处丢,水塘、旱厕臭烘烘,进村路是土路,也没有路灯。经济上缺少支柱产业,发展处处受限,这些是杨镇波上任后直接面临的棘手问题。

    为改变村容村貌,杨镇波四处奔走,先后向上争取了“一事一议”资金,用于建设村庄亮化工程、护栏工程、麻斜机耕路工程……2022年,因村民反映上山种植、采摘青梅的路狭小崎岖,杨镇波又向红星乡党委、政府争取到资金,硬化拓宽山路,帮助村民节约青梅运输时间成本,同时保障了他们的出行安全。2023年,杨镇波再次争取到“一事一议”资金,实施乌山北蔗至乌山老游击队之家亮化工程。进出道路修好后,当地蔬菜、地瓜、稻谷等农产品年均收益较基础设施建成前翻了一番,间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几年,杨镇波与社区“两委”干部一起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致力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节节攀升。

    做好“兴农人”的引路人。基础设施水平提上去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杨镇波便开始琢磨,怎样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新路子,真正实现富民强村。

    “红星乡是‘中国青梅之乡’核心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青梅,东埔社区也不例外。这么好的青梅一定要打开销路才行,这样村民们才有盼头。”杨镇波说。

    一开始,杨镇波找到其它销售对策,想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扩大市场需求,但成效不是很明显,村民收入依然不高。有人曾对他建议,不如请直播团队来拓宽销售渠道,但请直播团队销售费用昂贵,社区财政难以支撑。老年人对“短视频”、直播、电商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又一窍不通,销售渠道一度陷入困境。

    2022年,一个名为“梅老板在坚持”的视频号引起了杨镇波的注意,发布的视频拍摄场景多为红星乡的山水田野,视频内容主线为宣传推介诏安的青梅和风土人情。经多方打听,杨镇波了解到该视频号的博主便是“梅朋友”品牌的创始人杨吉毅,和他是同乡人。那年,杨吉毅带领着一支专业团队,从泉州返回家乡诏安创业。

    杨镇波随即意识到,如能把他邀请过来“代言”直播,肯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于是,他主动找到杨吉毅,通过深入交谈发现,两人志同道合,在这个“短视频”时代,要想扩宽青梅销路,打响“诏安红星青梅”品牌,运用现代互联网模式进行宣传推介是必不可少的。“乡村要振兴,就得转变思路。”通过经常与杨吉毅学习交流,杨镇波获益良多。

    “当过兵的,啥都会一点,不会就学。”怀揣着振兴家乡青梅产业的共同理念,杨镇波在杨吉毅的指导下,用“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以自身基层村务工作者的视角,推介青梅及青梅制品,并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利用乡间田野的真实画面,让网友们直观感受农产品的模样。短视频和直播播出后,得到了广大陌生网友的点赞支持,青梅及青梅制品直播带货每晚的创收由原来的几千块钱提高到了上万元,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3万多元。

    杨镇波为家乡代言的行为鼓舞了一部分年轻人返乡创业。“要想致富,还是得靠现代的互联网平台!”东埔社区居民小杨就是这从中受到启发,开启自己的带货之旅,借助短视频平台,推介销售梅饼、青梅蜜饯及其他青梅制品,从无到有,仅用不到一年多的时间,便为自己增加了近4万元的额外收入。“杨支书间接鼓励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我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相信自己今后也能够做大做强!”

    如今,直播、制作短视频成了杨镇波的“新农活”。当被问起拍摄短视频会不会影响正常工作时,杨镇波表示,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实质上都是在忙同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带领家乡的梅农共同致富。在他的影响下,其它社区干部也开始学着做直播,这样一来,青梅的销售渠道有了,居民的收入自然而然也增加。杨镇波在当地成了远近闻名的“兴农人”。

    传承红星红色薪火。“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个这么优秀的老爸,我在部队里也要好好表现!”在杨镇波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杨煌涛“子承父业”,于2018年9月光荣入伍,服役于74集团军某旅,现任中士军衔。杨煌涛以父亲为榜样,在部队里刻苦训练,积极进取,曾荣获“优秀义务兵”1次,“四有优秀士兵”1次。每年休假回家,便与父亲一同为父老乡亲做好事,不负“人民子弟兵”的称号。

    “您好,请提供一下入伍、退伍相关证件材料,为您登记好后申领优待证!”2022年3月,在得知辖区内正在办理优待证申领工作,社区面临人手紧缺的难题,杨煌涛便主动向父亲杨镇波请缨,协助退役军人服务站入户为伤残退役军人收集优待证申领办理所需材料。疫情期间,杨镇波和儿子杨煌涛“上阵父子兵”,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守护福建“南大门”。此外,每年休假期间,杨煌涛也会跟着父亲帮助孤寡老人完成医保缴费,协助参与基层治理等工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石狮高新区:“三区联创”花盛开(组图)
·下一篇:无
·张健宝:95后“兵支书”,乡亲们的“贴心人”(组图)
·“兵支书”黄晓峰:打造“特色”钟腾,助力乡村振兴(组图)
·千年古村展新颜,这名“兵支书”有妙招(组图)
·“优秀兵支书”李凤德当选临沂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组图)
·李凤德荣获山东临沂首届“沂蒙最美兵支书”称号(组图)
·《沂蒙老兵》“兵支书”风采感动观众
·首次公映,电影《沂蒙老兵》感动“兵支书”
福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福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福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