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十三市是客家文化的“大本营”,实现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让两岸游客到这个地区品客家牛肉干、米酒、酿豆腐等客家美食,体验正宗客家风情。在近日召开的首届闽粤赣十三市政协“深化区域合作,促进海西发展”论坛上,广东省梅州市政协提出,十三市可以共同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这个旅游精品。
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发展客家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吸引周边游客、省外游客和台湾游客,更会有来自海外的客家人融入这个巨大的客源市场。客家人普遍有强烈的宗祠观念,许多客家人离开客家地区已经好几代了,还经常回来祭祖,支持客家故地的经济发展,或者把这一区域的物产介绍到海外。
游客来了,可以多让他们亲身体验客家文化,比如,踩一踩这里的脚踏水车,看一看土楼、榨油坊,品尝客家牛肉干、米酒、酿豆腐等香、肥、咸的客家美食,穿上客家人大面襟服装、传统的蓝布唐装,可以买点儿童的老虎帽、围兜、妇女的围裙、绣花布鞋带回家……只要加以开发,很多特色产品都可以成为文化旅游商品。
随着公路、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建成,闽粤赣十三市间的陆路交通将越来越便捷,也成为“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实现的基础。但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特色客家村落民居和人文古迹的保护,使这些成为吸引游客的精品。同时,还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打破旅游市场壁垒和障碍,共建、共享区域旅游协作网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整体旅游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