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日)
同志们:
值此举世期盼的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之际,泾县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70周年纪念座谈会,共同回顾新四军的光辉历程和历史作用,传承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和宝贵经验,发扬光大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省委党史研究室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新四军子女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力军,是中国抗战的一支中坚力量。它源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毛泽东、朱德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支担负民族解放历史使命的人民武装,挺进华中敌后,浴血奋战,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无往不胜的“铁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贡献。
泾县是新四军工作过、战斗过的重要地方,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和“皖南事变”的发生地。1938年8月,正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由叶挺、项英率领的新四军军部及一大批新四军将士进驻泾县云岭,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也同驻云岭。从此,云岭成为新四军于中共中央东南局领导华中敌后抗战与东南数省党的工作的指挥中心。
军部进驻云岭后,在中共地方组织配合下,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持久的抗战方针。经过新四军的宣传和组织,各地的农抗会、工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纷纷建立,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同时参加新四军的事屡见不鲜。军部在广泛发动民众、武装民众的同时,更加注重部队自身建设,做了大量的军政建设工作。一方面加强军部职能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全军政治、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以巩固和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在此期间,先后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新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定了《新四军政治工作组织纲要(草案)》,并在全军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了敌后游击战术训练,全面整训部队,扩建了教导总队,培训了大批军政、文化干部和各种技术干部。同时召开了参谋工作会议,加强了司令部和参谋队伍建设。在后勤工作方面,成立了兵站,组织了军工生产,加强了医疗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军和支队设军医处,团设卫生队,营设卫生所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新四军军部在云岭期间,做了大量工作,为部队长期坚持敌后抗战那奠定了基础。
193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亲临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立了新四军的作战方针,即:“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这对后来新四军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急需东进北上,打开华中抗战局面,起了重大作用。
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邓子恢、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东南局领导人曾山等都曾在云岭留下了光辉战斗的足迹。
新四军与泾县这种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泾县永远的光荣和骄傲;新四军在战火中用忠诚和热血铸造的伟大铁军精神,既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集中反映,也是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明体现。它扎根于神州大地,深受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的滋养,浸润着民族魂魄的基因,凸现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壮丽情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铁军精神仍然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