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追寻历史的足迹——新四军军部大会堂厢房复原陈列的感想
2009-01-20 16:43:54
作者:甘桐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为纪念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七十周年,同时也为认真贯彻王三运省长2008年8月13日专程考察调研我馆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军部旧址文化内涵,丰富旧址陈列的展示内容,真实再现新四军当年的面貌,日前我馆对新四军军部大会堂内,原新四军指战员居住、接待室(休息处)进行了复原。
    新四军军部大会堂原系云岭陈氏家族的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后,将其设为军部会堂。祠堂建筑面积3225.8平方米,共分为三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了复原陈列。第一进门厅内我们陈列了一座木质舞台,这是根据粟裕将军1978年6月15日来我馆视察时,按着他的回忆复原的。1939年3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同志视察军部时在此做过《目前形势与新四军任务》的报告,因此我们根据叶挺军长当年拍摄的一张照片,在第二进享堂的中部塑立了一座周恩来振臂高呼的雕塑。后进的寝楼系后来复建,于1985年被辟为陈列馆,设置有《新四军在皖南》陈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会堂第一进两边的厢房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复原陈列,此次我们复原的正是右侧厢房。然而,对复原后的右厢房,不论是本地老人还是曾多次来我馆参观过的一些观众,对该陈列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同时在我馆内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那么复原军部大会堂右侧厢房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作为该复原陈列的具体工作人员,本人现就该复原陈列谈一点个人浅见,以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一、 为复原陈列查找依据
    军部大会堂右厢房该如何陈列?陈列的依据又是什么?如何真实地再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中的铁军风貌呢?考虑到时间紧,我馆决定先走访曾经参与纪念馆复原陈列和纪念馆建设工作的一些老同志、老领导,进行先期了解,接下来再进一步查找相关的原始资料和当年的采访回忆录等进行比对,确定大致陈列内容。
    为此首先我们走访了原纪念馆馆长董肖汉、纪念馆业务馆长甘发俊等人。他们都回忆说当年有很多老战士来馆参观时都曾经提及,但由于他们回忆的内容都比较模糊,相互有所出入,为慎重起见,故一直未能复原。尽管走访中我们没有能得到清晰的答案,但却并没有气馁,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查找原始资料和对新四军老战士们的采访回忆录上。通过仔细查看新四军老战士的采访回忆录,其中一位曾担任过新四军被服厂裁缝的李凤璋同志(原泾县房管所书记)的回忆录,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他在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录:当年军部于1938年进驻云岭后,陈氏宗祠(大会堂)内曾先后设置有军部医务室、消费合作社、被服厂等。他本人当年就曾随父亲到新四军被服厂做过裁缝,当时他才11、12岁。
    新四军被服厂共有第一、第二两个被服厂。第一被服厂的工人是随军家属,只做一些小件,如米袋、枪套、臂章等。第二被服厂是商办的,厂长徐进、经理周仁贵,他俩均是裁缝。被服厂的裁缝主要是南陵、繁昌、泾县、芜湖一带的个体商户。当年有40台缝纫机。
    第二被服厂形成于1938年底。开始做服装,后做被服。厂房先后设在云岭新村和陈氏宗祠(军部大会堂)后进。1940年10月,日军第二次大“扫荡” 时,军部将被服厂从陈氏宗祠后进迁至章渡的肖家祠堂。
    李凤璋回忆录中还提到:大会堂回廊右手前角,曾是新四军的营业所,卖些牙膏、小吃、肥皂、针头线脑等杂物,名叫“消费合作社”。在大会堂左前角,曾是医务室,云岭一带新四军指战员和当地民众小病小灾一般在这里就诊。李凤璋的回忆和其他同志的回忆录证实了我们走访所了解的情况,那就是新四军进驻云岭后,陈氏宗祠被军部做为一个重要的场所使用,先后承担了多项功能,这也是此前未能对其厢房进行复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凤璋的回忆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但这只是一个孤证,难以服众。要完整地复原陈列,必须还要有其他佐证。终于我们在一本名叫《战斗中的新四军》(1939年元旦出版,马骏主编)书中发现了另一段记录。书中刊载了一篇题为《新四军中的一般生活》的文章,文章由当时的战地记者小岩所著。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记录:要说他们住的地方,我想在这里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前线怎么个住法,我们不知道。至于说到他们后方的住法,那他们和其他部队差不多,尽量的利用了庙宇、祠堂,作为卧室,课堂、医院、办公室。这些房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宽大,四面八方免不了风吹进来,他们为克服这点困难,打了许多又大又长的草簾子垫着,老百姓知道他们需要草,所以常送草给他们。用的东西只要自己能做的都是自己做,所以凳子床、都是自己做的,原料就是山中所产的竹子。
    英国著名战地记者布鲁斯(J.Bruce)在《新四军中的教导营与战地服务团》一文中提到:到晚上,那些全体的学员(有时候多至一千三四百人)便都聚集起来开一个“晚会”,检讨整个的工作,举行自我批评,同时也公开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讨论。(在那里刚巧有着一个大可容千人以上的祠堂,可以一半作为举行晚会的会场。)不用说,在这些会场里,开会的时候情绪都非常热烈的。晚会到九时以后完毕。以后就是大家睡觉的时候了。
    综合上述些文字,我们又经过仔细比较和推敲,最终确定将大会堂右侧的两间厢房中的第一间复原成新四军指战员的住室。而第二间复原成当年新四军指战员的接待休息室。
    二、复原陈列中注重每一个细节
    为真实客观地反映出那一时期新四军部队的特色,在复原陈列中我们坚持对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反复推敲,并走访多位地方老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比如说,在陈列大会堂指战员住室时,我们参照当地的习惯和泾县木、竹资源丰富的特点,特别复原了战地记者小岩文章中提到的凳子床(用竹子简单板弄起来的),床板就是老百姓家的旧门板。包括床上的所用物品(床单、被套等)我们尽量使用的都是当年所用土布的仿制品。帐勾也是原始的材料竹勾。在房间内我们还摆放了脸盆、瓷缸、牙刷等生活用品。这些精心陈列的物品让观众看了感觉到更真实,同时也表现出了时代的特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提升景区形象 实现加快发展
·下一篇:肖善武在纪念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参观考察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组图)
·新四军史料陈列展获省级精品奖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我馆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赴合肥参观考察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我馆参加中国革命纪念馆专委会第19次年会
·中央党校新疆班学员考察团来馆参观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盛华仁来馆参观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铁军精神”巡回展走进南陵县中学(组图)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