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回忆录>>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特稿:永不凋谢的红杜鹃——肖国清
2009-10-16 15:57:08
作者:胡光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肖国清出生在1917年春天杜鹃花盛开的日子里。如果还活着,该有98岁了。可她在我心目中,却永远是只有16岁的青春少女,是永不凋谢的红杜鹃。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不怕牺牲的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题的词。毛泽东给予了刘胡兰以崇高的评价,使烈士的英名远扬,精神不朽,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学习榜样。
   其实早在刘胡兰牺牲之前14年,1933年的8月,就有一位和刘胡兰一样年轻,一样英勇的共产党员——肖国清,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肖国清是新县箭厂河乡人。10岁的那年,肖国清那天生的好嗓子引起了当地革命领导人吴焕先的注意,被吸收成了革命队伍的一名宣传员,参加了革命工作。之后,吴焕先让肖国清到设在吴氏宗祠的列宁小学上学,还当上了儿童团长。
   肖国清在列宁小学中接受了革命教育,她明白了穷人为什么会受穷,她知道了中国有一个党,叫共产党,专为穷人翻身求解放着想。她最尊敬的共产党人是吴焕先,因为她从乡亲们和列宁小学的教师口中得知,吴焕先为了革命,烧毁了家中的地契,家中6口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她决心也要象焕先老师那样,全心全意为革命。
   11岁的时候,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4岁的时候,她担任了箭厂河乡的共青团书记,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肖国清自觉地把自己和党的事业连到一起。她走村串户,动员农民,宣传革命;她乔妆打扮,深入敌穴,侦查敌情;她巧改歌词,放歌传信,向游击队传递消息,游击队根据这些消息,一次次打了胜仗,一次次化险为夷。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了大别山。
   1933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七里坪战斗失利后转移到了皖西一带。嚣张的清乡团长易本应带着队伍耀武扬威地反扑了回来。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肖国清为了掩护群众撤离,不幸落入反乡团手中。易本应亲自上阵,对肖国清先是利诱,后是威吓,要肖国清说出游击队的下落,交待谁是共产党员。易本应看到还是孩子的肖国清,以为一骗一吓,就会让肖国清屈服。
   可敌人打错了算盘。别看肖国清小小年纪,可受党的教育已有5年了,革命斗争的烈火早已让她炼就了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肖国清要么冷笑,要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残酷的敌人恼羞成怒,兽性大发。易本应命令打手将肖国清的头发一缕一缕的拔下,头发拔光了,鲜血从头皮上流下。肖国清咬紧牙关,冷笑不止。易本应又命令打手用竹签一根根的钉入肖国清的手指。十指连心哪,肖国清痛得昏死了过去,敌人用凉水将她泼醒。醒来时,她回答敌人的,还是那斩钉截铁的三个字;“不知道!”
   敌人无计可施,就用死威胁肖国清。他们将肖国清带到王边村的一块地里,易本应咬牙切齿地说:“小共产党,难道你就不怕死么?再不说出游击队在什么地方,就活埋了你!”肖国清望了一眼脚下已挖好的深坑,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
易本应的眼气的血红,他命令刽子手们将土向肖国清埋去。肖国清却亮开了歌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歌声在野菊怒放的旷野中回荡,杜鹃花却在这不该开放的秋日里映红了山梁,并且一年又一年,这里的杜鹃花总是比别处的杜鹃花开得更红,更艳,时间开得也更长。
   人们在悄悄地传说着,国清没有死呀,那杜鹃就是国清的灵魂所化!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刘醒民:随刘邓进军大西南 为周总理拍照忘开镜头盖
·特稿:永不凋谢的红杜鹃——肖国清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