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德生:1916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军师交通员,八路军团长,志愿军副军长,12军军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7年,我担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17旅旅长,亲历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军事行动。
这次军事行动,显示了毛主席运筹帷幄的智慧和胆略。主席要求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插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与华东陈粟大军及陈谢兵团向南作“品”字形展开,问鼎中原,威逼长江,虎视南京,与蒋介石作战略决战,从而揭开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
从鲁西南到大别山有千里之遥,我们在跃进路上要经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淮河等重重障碍。我们的行动方向是绝对保密的,一开始敌人并没有发觉我军的战略意图。
8月12日,我刘邓大军跨越陇海铁路,歼敌地方部队数千人,这时,敌人仍误判我们“不能北渡而向南流窜”,布兵堵我南进,妄图把我们消灭在黄泛区。
时值雨季,道路泥泞,黄泛区又是有名的沼泽地带,大部队行动极其困难。但广大指战员听说跃进大别山是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计划,创造更大的胜利局面,群情激昂,士气高涨,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和日晒雨淋,不畏敌机的频繁骚扰,不顾齐腰深的泥潭,以每日40公里的速度,向南疾进,终于通过了黄泛区,粉碎了敌人迫我于黄泛区作战的企图。
直到这时,敌人才从空中侦察和沿途城镇的种种迹象悟出端倪,我大部队并非“被迫南窜”,而是挺进大别山。蒋介石如梦初醒,紧急抽调十几个师围追堵截。在这危急关头,刘邓首长下令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大别山。
“狭路相逢勇者胜!”各旅团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冲出重围。
我军一路马不停蹄,英勇拼杀,于8月26日抵达淮河。淮河是我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最后一道险关。根据原来的水文调查,淮河是可以徒涉的,但当时上游突然涨水,敌人又将船只劫走、破坏,只找到十几只小船,一天也难以渡过一个旅。
前有淮河,后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当晚,刘邓首长赶到现场,寻找渡河办法,刘伯承司令员亲自下河,用竹竿探测水深,勘查水情,终于发现上游洪水尚未下来,有些河段可以徒涉。
真是天助我也。我军迅速在浅水河段,沿着水标,分成多路纵队,在宽阔的淮河上,浩浩荡荡,一夜之间,渡过了淮河,把进军大别山的最后一道险关踏在脚下,我军刚渡过不到半小时,上游洪水奔腾而下,淮河水位急速上涨,把敌人的大批追兵挡在淮河北岸。敌军得知我们是徒步过河的,也纷纷效仿,岂料未到河心,大批人马就被洪水冲走,只能望河兴叹。当地群众都说,我军是天助的神兵!
毛主席后来高度评价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认为这是推动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道路的历史转折点,是一个伟大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