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发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现的审判战犯场景与文字说明不符 馆方将及时修正
明明站着27个战犯蜡像,可说明上却写着有28名战犯接受审判,少了一个蜡像,这到底是咋回事?
市民:战犯蜡像少设一个
昨日,市民孙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前几天,我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看展出,但在展现日本战犯接受审判场景的展厅时,发现了一个让我挺不解的事儿。”
孙先生说,日本战犯的复原蜡像有27个,可展览说明上却写着有28名战犯接受审判。
事后,爱较真的孙先生查阅了史料。孙先生查到,原来当时确实有28名战犯受审,只不过有1名战犯患病住院,在医院接受了审判。
“马上就要到‘九一八’了,我觉得博物馆应该在说明牌上加以说明,观展者才不致于产生误解。”孙先生同时建议,希望能把战犯在医院接受审判的场景展现出来,让侵略过中国的28名战犯都不缺席,使参观者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调查:观者容易疑惑
昨日14时许,记者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展厅里看到了一组日本战犯蜡像,分成三排,每排9人。
记者看到,蜡像展区的说明牌上写着:1956年7月1日至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公审武部六藏、古海忠之等28名日本战犯……
在旁边立柱挂着的牌子上,则详细写明了28名战犯的职务、姓名和判决结果。但就像孙先生说的,现场没有文字说明为什么只设立27名战犯的蜡像。
记者注意到,当讲解员讲解战犯蜡像的史实时,会提到有一名战犯当时在医院受审,可更多的观展者因为没听到讲解,就容易产生疑惑。
一名来参观的女生对记者说:“我认为还原历史场景时,应该注意历史的真实性,场景和说明要对得上才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观展者,其中有8名观展者认为博物馆布展时“应当补上一段说明,让大家能看懂”;有2名老年观展者则表示:“咱们知道那段历史,能看明白是咋回事。”
馆方:将修正展区说明
据“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研究室主任高建介绍:“当时战犯武部六藏因为患病,是在医院里接受的审判。”
高建说,展区里设置27个蜡像,也是复原了当时的法庭史实,至于没有设置武部六藏的审判场景蜡像,主要是从综合性展现上考虑的,因为布展空间有限,只能设置出重点场景。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表示,既然有观展者反映战犯审判展区说明不详细,馆里一定会高度重视此事,及时添加修正,提高布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