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臣路:在五常市五常镇。是为纪念汪亚臣烈士而命名的。汪亚臣(1911—1941),山东蓬莱人。幼年随母亲闯关东来到黑龙江。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武装在五常县南山密林里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1934年被东北各路抗日武装推举为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首领。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的部队先后被改编为东北革命军第八军、东北抗联第十军,并任军长。1941年1月29日,和战士们被日军包围在蛤蜊河子,在突围中牺牲。
敬夫村:在桦川县悦来镇。是为纪念赵敬夫烈士而命名的。赵敬夫(1916—1940),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五师宣传科长、师代理政治部主任、三支队政委等职。1940年7月,去德都县朝阳山参加三路军举办的短期训练班,被敌人讨伐队跟踪,并以优势兵力将三路军总指挥部包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率教导队掩护李兆麟顺利突围,后又指挥战士们分批撤退,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化一村:在尚志市苇河镇。原名三块石。1947年,苇河县(1948年3月29日被撤销,并入尚志县)政府为纪念张化一烈士,将三块石屯命名为化一村。张化一(?—1945),1938年毕业于延安抗大。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10月被中共松江省委派到苇河县任公安局长。同年11月16日,为平息国民党地方残余势力策动的武装暴乱,被匪徒杀害于县政府门口。
惠桐村:在尚志市长寿乡。原名长治屯。1952年为纪念王惠桐烈士,命名为惠桐屯。1958年更名为惠桐大队。1984年改为惠桐村。王惠桐(1912—1935),辽宁义洲人。东北抗日联军三军一师二团团长。1935年11月15日,二团在左撇子沟战斗中被敌包围,在击毙日军横山部队机枪队长古谷清一等三十余名日伪军后,在突围时,他子弹打光受伤被俘后牺牲。
景周村:在尚志市苇河镇。原名四棵松屯。1947年,当时的苇河县政府决定,将穆景周烈士的就义地四棵松屯命名为景周村。穆景周(1891—1946),原名穆绍武,阿城人。1926年6月,中共北满地委创办《哈尔滨日报》,曾被聘为社长,同年在大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并随军去广东。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45年抗战胜利后与党组织接上关系,被中共哈东地委派到苇河县任县长。1946年1月16日,在回军警司令部途中,被匪徒绑架到四棵松屯。次日被枪杀。
大千中学:位于宾县。原名为宾县第五中学,是为纪念革命烈士吕大千而命名的。吕大千(1909—1937),宾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宾县特别支部书记等职。1937年5月13日因组织遭破坏,被捕入狱。在伪警察署敌人对其审讯时,其曾乘敌人不备,拔出挂在墙上的战刀,向敌人砍去。同年7月被杀害于哈尔滨圈河。
冷云小学:位于在桦川县县城。原名南门里小学。解放后以冷云烈士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冷云小学”。冷云(1915—1938),原名郑香芝。桦川县悦来镇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参加东北抗联第五军后,为避免牵连家人及掩护故乡党组织,改名“冷云”。曾任妇女团小队长和政治指导员。1938年7月随部队西征。同年10月所在部队在乌斯浑河边被日伪军包围时,率部掩护大部队突围,弹尽粮绝后与杨贵珍等七名抗联女战士一起投江殉国。
子荣小学:在海林市。原为第六小学。为纪念杨子荣烈士而命名为“子荣小学”。杨子荣(1917—1947),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荣立特等功,升为侦察排长。1947年1月带领五名战士化装深入虎穴,获得大量敌人的情报。2月7日与小分队一起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座山雕匪部。同年在继续追剿残匪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苏宁小学: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原名“八一子弟小学”,为纪念在该校读书的81164部队团参谋长苏宁烈士,1993年4月哈尔滨市政府命名其为苏宁小学。苏宁(1953—1991),山西孝义人。1969年2月入伍,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营长、团参谋长等职,中校军衔。1991年4月21日,他负责组织全团进行手榴弹实投考核,不料发生了意外。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抓起即将爆炸的手榴弹想扔出壕外。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手榴弹爆炸了,苏宁壮烈牺牲。
云环学校:在佳木斯市西郊。是2001年8月为纪念邵云环烈士由原云环小学、佳纺中学、糖厂中学合并而成的规模最大的中小学一体校。其中云环小学的前身是佳木斯市纺织厂子弟小学,是邵云环烈士的母校,1999年6月被命名为云环小学。邵云环(1951—1999),佳木斯市人。曾是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建工处工人。1971年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1975年分配到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参考消息》二编室副主任等职。1999年3月,南斯拉夫局势日趋紧张,她主动请缨到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工作。同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悍然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邵云环不幸壮烈牺牲。
刘英俊公园:在佳木斯市友谊路。刘英俊(1945—1966),吉林长春人。1962年入伍,驻佳木斯市某部重炮连战士。1966年3月15日,所在炮连到郊外执行训练任务的途中,一辆炮车的辕马受惊后掉头猛跑,担任驭手的刘英俊用肩膀猛抵惊马的脖子,惊马被迫拐上公路左侧的小道。见前面不远处有六名儿童,他将缰绳猛力一拉,使惊马前蹄腾空,接着使尽全身力气踢倒惊马。六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底。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纪念他,佳木斯市在烈士牺牲地——友谊路中段,修建了一公园,将烈士安葬在园内,并将公园命名为刘英俊公园。
此外在哈尔滨还有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靖宇公园、兆麟公园、尚志公园,在尚志市有尚志一中、一曼中学等。
|